火范文>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本草纲目万方类编

本草纲目万方类编

书名。又名《万方类编》。32卷。清·曹绳彦辑。刊于1800年。辑者以《本草万方针线》对《本草纲目》中附方的分类及次序为基础,逐条将原文抄录汇编而成。共分107门,11713方。本书将《本草纲目》所附单方验方,按照不同疾病加以分类,便于读者检索。此后又有名《古今名医万方类编》及《万方类纂》者,均为本书的改名或改编本。

猜你喜欢

  • 时邪

    泛指与四时气候相关的病邪,是季节流行病致病因素的统称。

  • 臭铃铛

    见《河北药材》。为马兜铃之别名,详该条。

  • 通身肿

    证名。即遍身肿。《诸病源候论·水肿病诸候》:“水病者,由肾脾俱虚故也。肾虚不能宣通水气,脾虚又不能制水,故水气盈溢,渗液皮肤,流遍四肢,所以通身肿也。令人上气体重,小便黄涩,肿处按之,随手而起是也。”

  • 平脉

    ①又称常脉。即正常的脉象。亦即脉来有胃气、有神、有根。②即辨别脉象。

  • 白癜风

    病名。为局限性的皮肤色素脱失。见《千金要方》卷二十三。又名白驳风。多因风湿搏于肌肤,气血失和,血不荣肤而成。本病发无定处,初起皮肤出现边缘清楚,大小不等的白色斑片,可以单发,亦可泛发。周围皮色较深,斑

  • 提插法

    指针刺时,针体在穴位内上提下插的手法。提插的幅度一般在3~5分之间,不宜过大,但其轻重快慢,则应据病情虚实而有区别。补法以插为主,重插轻提(紧按慢提);泻法以提为主,重提轻插(紧提慢按)。大幅度的反复

  • 小儿风痢

    病证名,见《医学纲目》。风毒内袭小儿脾胃而致的痢疾。其特点是便下黄褐色,与疳泻颇相类似,但风痢粪便不臭为异。治宜去脾胃风毒,用泻黄散,送下香连丸。

  • 张立德子

    【介绍】:宋代医家。四川人。眉山颖臣患病多饮多尿,服消渴药一年余病反加深,自以为必死。他诊断为酒食过度,用麝香以酒濡之为丸,枳枸子为汤饮之而愈。

  • 瘅热

    古病名。指热性病。《灵枢·论疾诊尺》:“冬伤于寒,春生热。”亦指热盛。《素问·举痛论》:“热气留于小肠,肠中痛,瘅热焦渴,则坚干不得出,故痛而闭不通矣。”参见发热条。

  • 肩前

    经外奇穴名。见肩三针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