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诸病源候论》卷五十。即蛔虫。详蛔虫病条。
见《江苏省植物药材志》。为牵牛子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生于面颌部的肿疡。出《疮疡经验全书》卷二。又名脸发、面疮。由风热郁滞阳明胃经,循经上攻而成。多生于面部颊车处。初起一个,形如赤豆,渐发数枚,色红焮肿疼痛,破后时津黄水。治宜疏风清热。内服荆防败毒
见《叶氏女科证治》卷二。即胎前阴门肿。详该条。
病名,见《外科证治全书》卷三。即阴虱疮,详该条。
正骨八法之一。《医宗金鉴》卷八十七:“推者,谓以手推之,使还归处也。拿者,或两手或一手捏定患处,酌其宜轻宜重,缓缓焉以复其位也。”适用于骨折愈合后或其它疾患所遗留的关节等处僵直者。
书名。承淡安编。分针科学、灸科学、经穴及治疗四篇。对针灸疗法的理论和应用以及现代研究成果等,都作了比较详细的介绍。书中病名均用中西医对照方式。1955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见《广西中草药》。为半枫荷之别名,详该条。
见《传信适用方》。为草果之处方名,详该条。
见《中国树木分类学》。为鬼箭羽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