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材>杉叶

杉叶

《中药大辞典》:杉叶

药材名称杉叶

拼音Shān Yè

出处《纲目》

来源为杉科植物嫩叶叶片

化学成分参见"杉木"条。

功能主治治慢性气管炎,牙痛,天疱疮,烧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外用:煎水含漱、捣汁涂或研末调敷。

复方①治风齿肿:杉叶三两,芎藭、细辛各二两。上三味,切,以酒四升,煮取二升半,稍稍含之,取差,勿咽之。(《备急方》杉叶汤)

②治天疱疮:杉叶(鲜)适量。捣汁外搽。(《江西草药》)

临床应用治疗慢性气管炎:取鲜杉木叶3.2两(10两制),煮沸4小时,过滤,滤液浓缩,加糖浆50%使成杉叶糖浆30毫升。分3次饭后服用,连服10天。观察407例(绝大部分年龄在50岁以上),其中单纯型321例,近期控制20例(6.2%),显着好转50例(15.5%),好转168例(52.5%),总有效率74.1%,无效83例(25.9%);喘息型86例,近期控制3例(3.5%);显着好转15例(17.4%),好转47例(54.6%),总有效率75.6%,无效21例(24.4%)。对咳、痰、喘的有效率分别为71.8%、70.1%和62.2%。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杉叶

药材名称杉叶

拼音Shān Yè

别名杉叶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

来源药材基源:为杉科植物杉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unninghamia lanceolata (Lamb.) Hook.[Pinus lanceolata Lamb.]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常绿乔木,高达30m,胸围达2.5-3m。幼树树冠尖塔形,大树树冠圆锥形。树皮灰褐色,裂成长条片脱落。大枝平展,小枝近对生或轮生。叶在主枝上辐射伸展,在侧枝上排成二列状,条状披针形,革质,微弯,坚硬,长2-6cm,边缘有细齿,上面中脉两侧有窄气孔带、下面沿中脉两侧各有1条***气孔带。雌雄同株;雄球花圆锥状,簇生枝顶;雌球花单生或2-4个集生枝顶,卵圆形,苞鳞与珠鳞结合而生,珠鳞先端3裂,腹面具3胚珠。球果近球形或卵圆形,长2.5-5m,径3-4cm,苞鳞三角状宽卵形,宿存。种子长卵形,扁平,长6-8mm,宽约5mm,暗褐色,两侧有窄翅。花期4月,球果10月下旬成熟。

生境分部广泛栽培于我国长江流域及秦岭以南地区。

性状性状鉴别 叶条状披针形,长2.5-6cm,先端锐渐尖,基部下延而扭转,边缘有细齿,表面墨绿色或黄绿色,主脉1条,上表面主脉两侧的气孔线较下表面为少。下表面可见白色粉带2条。质坚硬。气微香,味涩。

化学成分叶含穗花杉双黄硐(amentoflavone),红杉双黄酮(sequoiaflavone),Ⅰ,Ⅱ7-二-O-甲基穗花杉双黄酮(Ⅰ,Ⅱ7-di-O-methylamentoflavone),异柳杉素(isocryptomerin),扁柏双黄酮(hinkoiflavone),榧双黄酮(kayaflavone),南方贝壳杉双黄酮(robustaflavone)及挥发油,主要成分为α-柠檬烯(α-limonene),α和β-蒎烯(α,β-pinene)等。

药理作用杉叶的热甲醇提取物有抗炎作用,对角叉菜胶足跖肿胀及组胺兴奋豚鼠离体小肠的作用均有拮抗性。

性味辛;性微温

功能主治祛风;化痰;活血;解毒。主半身不遂初起;风疹;咳嗽;牙痛;天疱疮;脓疱疮;鹅掌风;跌打损伤;毒虫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煎水含漱,或捣汁搽或研末调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米仔兰花

    药材名称米仔兰花拼音Mǐ Zǎi Lán Huā别名逻罗花、米兰花、树兰花。来源药材基源:为楝科植物米仔兰Aglaia odorata Lour.的花。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glaia odorata

  • 丁香蓼

    《全国中草药汇编》:丁香蓼药材名称丁香蓼拼音Dīnɡ Xiānɡ Liǎo别名水丁香来源为柳叶菜科丁香蓼属植物丁香蓼Ludwigia prostrata Roxb.,以全草入药。夏、秋采集。原形态一年

  • 窃衣

    《全国中草药汇编》:窃衣药材名称窃衣别名鹤虱[华南]、粘粘草、破子衣来源伞形科窃衣属植物窃衣Torilis japonica (Houtt.) DC. [Torilis anthriscus (L.)

  • 寒水石

    《全国中草药汇编》:寒水石药材名称寒水石拼音Hán Shuǐ Shí别名红石膏、方解石来源药用寒水石有两种,即红石膏与方解石。红石膏为一种天然的硫酸钙矿石;方解石为碳酸钙矿石。性状

  • 猪靥

    《中药大辞典》:猪靥药材名称猪靥拼音Zhū Yè别名猪气子(《纲目》)。出处《纲目》来源为猪科动物猪的甲状腺体。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猪肉"条。功能主治《纲目》:"

  • 石龙胆

    《中药大辞典》:石龙胆药材名称石龙胆拼音Shí Lónɡ Dǎn别名蓝花地丁、紫花地丁(《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岩龙胆(《种子植物名称》),鬼点灯、六月绿花草、绿花草(《四川中药志

  • 鞭叶铁线蕨

    《全国中草药汇编》:鞭叶铁线蕨药材名称鞭叶铁线蕨拼音Biān Yè Tiě Xiàn Jué别名岩虱子、有尾铁线蕨、过山龙来源蕨类铁线蕨科鞭叶铁线蕨Adiantum ca

  • 柽柳花

    药材名称柽柳花拼音Chēnɡ Liǔ Huā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柽柳科植物柽柳、桧柽柳或多枝柽柳的花。功能主治治中风,又清热毒,发麻疹。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摘录《中药大辞典》

  • 蚕豆荚壳

    《中药大辞典》:蚕豆荚壳药材名称蚕豆荚壳拼音Cán Dòu Jiá Ké别名蚕豆黑壳(《纲目拾遗》)出处姚可成《食物本草》来源为豆科植物蚕豆的荚壳。化学成分含β

  • 返顾马先蒿

    药材名称返顾马先蒿别名阿兰内[内蒙古]、芝麻七来源玄参科返顾马先蒿Pedicularis resupinata L.,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吉林、辽宁、陕西、甘肃、山东、安徽、四川、贵州及华北地区。性味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