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栀子丸

栀子丸

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五:栀子丸

药方名称栀子丸

处方栀子仁30克栝楼子(炒)苦参(锉)各30克

制法上药捣罗为末,醋渍鸡子黄、白2枚,和匀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脾脏瘀热不散,心神烦乱,小便赤涩,或小便如柏汁。

用法用量每服30丸,温水下,一日四五次。

备注本方在原书中无方名,现据《普济方》卷一九五补。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五

方出《圣惠》卷五十五,名见《普济方》卷一九五:栀子丸

药方名称栀子丸

处方栀子仁1两,栝楼子1两(炒),苦参1两(锉)。

制法上为末,以醋渍鸡子黄白2枚,用和药末,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黄汗,体热,大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30丸,温水送下,1日4-5次。

摘录方出《圣惠》卷五十五,名见《普济方》卷一九五

《千金》卷六:栀子丸

药方名称栀子丸

处方栀子仁3升,芎?4两,大黄6两,豉3升,木兰皮半两,甘草4两。

制法上为末,以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酒渣鼻疱。

用法用量每服10丸,稍加至15丸,1日3次。

摘录《千金》卷六

普济方》卷九十三引《海上名方》:栀子丸

药方名称栀子丸

处方栀子(去皮)半两,草乌头(炮)半两,干姜(炮)半两。

制法上为末,煮枣肉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瘫痪风。

用法用量每服3丸,渐加至7丸,常服2丸,细嚼,茶、酒任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九十三引《海上名方》

《外台》卷三十六引《小品方》:栀子丸

药方名称栀子丸

处方栀子仁7个,黄连5分,黄柏3分(炙),矾石4分(烧),大枣4个(炙令黑)。

制法上为末,以蜜为丸,如小豆许。

功能主治小儿热痢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7丸,空腹时服;如未除,更服。

摘录《外台》卷三十六引《小品方

猜你喜欢

  • 沉香磨脾汤

    药方名称沉香磨脾汤处方香附子1两(去毛),缩砂仁半两,人参(去芦)半两,神曲(炒)半两,麦糵(炒)半两,沉香(不见火)半两,甘草(炙)半两。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小儿脾胃不和,黄瘦,多汗,不食。用法用

  • 乳朱丸

    药方名称乳朱丸处方钟乳粉滑石各15克朱砂7.5克(别研)制法上药为细末,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小便不通。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腹时用灯心汤下。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七

  • 大豆茯苓散

    药方名称大豆茯苓散处方大豆3升,桑白皮5升(以水2斗,煮取1斗,去滓,纳后药),茯苓5两,白术5两,防风4两,橘皮4两,半夏4两,生姜4两,当归3两,防己3两,麻黄3两,猪苓3两,大戟1两,葵子1升,

  • 枯痔宽肠方

    药方名称枯痔宽肠方处方大黄(湿纸煨)1两,枳壳(去瓤,炒)1两,当归(酒洗)1两。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宽大肠,使大便软滑,不与痔相碍。主痔漏。用法用量每服30丸,好酒或白汤吞下

  • 杜仲饮

    药方名称杜仲饮处方杜仲(去粗皮,炙,锉)1两半,芎?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制法上锉,如麻豆大。功能主治中风筋脉挛急,腰膝无力。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2盏,加生姜1枣大(拍碎),煎至1盏,去滓

  • 定辰散

    药方名称定辰散处方槟榔4两(石灰制),枳壳4两(炒),使君子肉10个。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杀虫。主小儿虫证。用法用量空心猪肉汁调服。摘录《便览》卷四

  • 健脾渗湿饮

    药方名称健脾渗湿饮处方人参5分,白术5分,苍术5分,防己(酒拌)5分,黄柏(炒)5分,川芎5分,陈皮5分,当归5分,茯苓5分,木瓜(不犯铁器)3分,柴胡梢3分,甘草3分。功能主治小儿疮疡初起,焮肿作痛

  • 珍珠散

    《外科正宗》卷三:珍珠散药方名称珍珠散别名月白珍珠散(《外科大成》卷一)。处方青虹花1.5克(如无,用头刀靛花代之,但不及缸花)珍珠3克(入豆腐内煮数滚,研至极细无声)真轻粉30克制法上三味,研细如飞

  • 五子全鹿丸

    药方名称五子全鹿丸处方金樱子(去核)枸杞子(酒洗,去蒂)菟丝子(制如前)黄柏(去粗皮)各2.5千克 白茯苓(去皮)牛膝(去芦)杜仲(去粗皮,姜汁炒)各1千克车前子(洗净)500克五味子(酒洗)750克

  • 补肝芜菁子散

    药方名称补肝芜菁子散别名芜菁子散处方芜菁子3升(淘净)。制法以清酒3升煮令熟,晒干,治下筛。功能主治令人充肥,明目洞视。主用法用量芜菁子散(《普济方》卷八十一引《龙木论》)。摘录《千金》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