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母指

猜你喜欢

  • 舒筋藤

    见《海南岛常用中草药手册》。即宽筋藤,详该条。

  • 医门棒喝

    医论著作。4卷。清·章楠撰于1825年。内容有六气阴阳论、太极五行发挥等30余篇论文,杂论医理、诊法及内、儿各科病证证治,并附医案。作者自称要阐明医理、评论诸家之流弊,以警当世。在论述中,结合个人临床

  • 刺络拔罐法

    拔罐法之一。亦名刺血拔罐法。是指在刺络(刺血)之后再进行拔罐的综合治疗方法。此法于消毒皮肤后,先用皮肤针叩打,或用三棱针或平口小刀浅刺,根据不同的疾病,刺激量的要求,分为:轻刺、中刺、重刺三种。轻刺以

  • 热烦

    病证名。小儿表里俱热的证候之一。《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六:“小儿脏腑实,气血盛者,表里俱热,则苦烦躁不安,皮骨壮热也。”治宜清解表里。用防风通圣散。

  • 亟(qì 气)

    ①指气。《素问·生气通天论》:“阴者,藏精而起亟也。”张景岳注:“亟,即气也。观阴阳应象大论曰:精化为气。即此藏精起气之谓。”②与极通。

  • 宗司

    运气术语。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宗,宗主。谓五运五行为运气之宗主。

  • 宋邑

    【介绍】:西汉时医家。临菑(今山东临淄)人,是淳于意的弟子。

  • 血崩

    病名。见《妇人良方大全》卷一。亦名崩中、血山崩、血崩不止、暴崩。指不在经期而突然阴道大量出血者。多因劳伤过度,气虚不能摄制经血,或暴怒伤肝,肝不藏血,以致经血妄行。临床上须防晕厥虚脱。在急则治其标的原

  • 蹻脉

    阴、阳两蹻脉之简称。《灵枢·脉度》:“蹻脉安起安止?”“蹻脉有阴阳……男子数其阳,女子数其阴,当数者为经,不当数者为络也。”意指蹻脉有阴蹻、阳蹻的区别,男子以阳蹻为经,阴蹻为络;女子以阴蹻为经,阳蹻为

  • 冯氏锦囊

    见冯氏锦囊秘录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