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东医宝鉴·内景篇》卷二。即大蓟散,见该条。
见《金匮要略》。即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见该条。
【介绍】:见雷伯宗条。
见《东北药用植物志》。为猪苓之别名,详该条。
①针灸书。1卷。撰人佚名。约成书于十八世纪中(清雍正年间)。又称太乙针。原是在药卷灸法的一种形式即雷(神)针的基础上调整了原来的处方而重新命名的,有其一定的疗效和特点。本书简要地介绍了这种疗法。首载太
出《神农本草经》。即槐角,详该条。
又称补气摄血。是治疗气虚而出血日久不止的方法。例如妇女子宫出血日久,血色暗淡而稀薄,面色苍白、心慌气短、精神萎靡、四肢清冷,舌淡苔白,脉细软,用党参、黄芪、艾叶、白术、云苓、熟地、炙甘草等。
病名。见《东医宝鉴》卷四。详胞痹条。
见异经选穴法条。
见《本草纲目拾遗》。为马鞭草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