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材>沙果

沙果

《全国中草药汇编》:沙果

药材名称沙果

别名火炭果、火烫头果、地檀香、香白珠

来源杜鹃花科沙果Gaultheria fragrantissima Wall. var. hirsuta (Gards.) C. B. Clarke,以全草及根、果入药。

生境分部云南。

性味全草:辛、涩、微甘,平。

果:甘,平。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止咳平喘。主治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胸膜炎,咳嗽,哮喘。

用法用量全草2~5钱,果3~5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沙果

药材名称沙果

拼音Shā Guǒ

别名枝热、火炭头果

来源药材基源:为杜鹃花科植物红粉白珠的根、果或全株。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aultheria hookeriC.B.Clarke(G.frantissima Wall.var。Hirsuta Franch.;G.stapfiana Airy-Shaw;G.veitchiana Craib)

采收和储藏:根,全年均可挖,切片;果实,夏、秋季成熟时采摘;全株,夏、秋季采收,切碎晒干。

原形态常绿灌木,高约50cm。枝圆柱形,密被褐色刚毛,老枝灰白色,具脱落后的刚毛痕迹。单叶互生;叶柄短,顶端膨大有关节;叶片革质,椭圆形,长4-5(-8)cm,宽2-3cm,先端浑圆或急尖,基部钝圆或楔形,边缘有锯齿,叶面绿色,背面较淡,被刚毛,中脉在表面下陷,背面明显隆起,侧脉4-5对,连同网脉在表面明显。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花序轴长3-4cm,被白色柔毛,基部具总苞,苞片大,椭圆形,先端具凸尖;花梗纤细,被微毛;小苞片对生,着生花梗中部以上,椭圆形,先端渐尖,有脊,具缘毛;花萼5裂,裂片卵形;花冠卵状坛形,粉红色或白色,口部5浅裂。裂片小,圆形,微反折;雄蕊8-10,花丝扁平,中部以下扩大,被白色短柔毛,花药2室,每室先端具2芒,芒微下弯,顶孔开裂;子房被柔毛,花盘齿裂,花柱长2mm。浆果状蒴果,卵球形,紫红色,花柱宿存,花期6-7月,果期7-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600-3200m的沟边或岩坡上、向阳山坡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云南、西藏。

性味辛;甘;性凉

功能主治祛风湿;止咳平喘。主风湿痹病;咳嗽气喘;胸膜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或泡酒。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胃寒草

    药材名称胃寒草拼音Wèi Hán Cǎo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冷哎尔前胡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eucedanum morisonii Bess [P.songoricum auct. Non

  • 肾子草

    《中药大辞典》:肾子草药材名称肾子草拼音Shèn Zǐ Cǎo别名灯笼草(《贵州民间药物》)。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玄参科植物波斯婆婆纳的全草。夏季采收。原形态波斯婆婆纳,又名:波斯水苦

  • 假苦瓜

    药材名称假苦瓜拼音Jiǎ Kǔ Guā别名假蒲达(《本草求原》),包袱草、风船葛(《广州植物志》),鬼灯笼、三角泡、三角灯笼(《广西中药志》),金丝苦楝、眼睛草(《泉州本草》)。出处《生草药性备要》来

  • 雁来红

    药材名称雁来红拼音Yàn Lái Hónɡ别名后庭花(《救荒本草》),老少年(《纲目》),老来红、蛮须(《民间常用草药汇编》),红苋菜(《岭南草药志》),青香苋(江西《草

  • 扁轴木

    药材名称扁轴木拼音Biǎn Zhóu Mù英文名root of Jerusalemthorn出处始载于《海南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扁轴木的枝树皮或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arkinson

  • 玄参

    《全国中草药汇编》:玄参药材名称玄参拼音Xuán Shēn英文名RADIX SCROPHULARIAE别名元参、乌元参、黑参来源本品为玄参科植物玄参Scrophularia ningpoen

  • 龙眼肉

    《中国药典》:龙眼肉药材名称龙眼肉拼音Lónɡ Yǎn Ròu英文名ARILLUS LONGAN别名龙眼、桂圆、圆眼来源本品为无患子科龙眼属植物龙眼Dimocarpus longa

  • 水葫芦七

    《中药大辞典》:水葫芦七药材名称水葫芦七拼音Shuǐ Hú Lu Qī别名登云鞋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水葫芦七的根。夏、秋采挖。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50~90厘米,全体有短毛。块根

  • 毛草龙

    药材名称毛草龙拼音Máo Cǎo Lónɡ别名草里金钗、锁匙筒、水仙桃、针筒草、水秧草、水灯香、水香蕉、扫锅草、草龙、假黄车、假蕉来源药材基源:为柳叶菜科植物水丁香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udw

  • 雀榕根

    《中药大辞典》:雀榕根药材名称雀榕根拼音Què Rónɡ Gēn出处《福建中草药》来源为桑科植物笔管榕的根。功能主治治乳痈,干根五钱,酒水煎服;另用鲜叶加冷饭捣烂外敷。摘录《中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