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补肾阳
详温补命门条。
详温补命门条。
即膈。《伤科补要》:“膈者,胸下腹上之界内之膜也,俗名罗膈。”
见《证治准绳·类方》第三册。即大黄散第一方,见大黄散条。
亦称肩垂背曲。指背脊高突,两肩下垂的症象。多因精气虚亏,不能濡养筋骨所致。《素问·脉要精微论》:“背者胸中之府,背曲肩随,府将坏矣。”可见于老年阳衰、劳伤虚损患者。治宜补肝肾、益精气、养筋骨等法。
针刺手法。指捻转时以大指向前为主,如饿马无力之状,故名。《针灸大成》:“其补者有饿马摇铃:用右手大指、食指捻针头,如饿马无力之状,缓缓前进则长,后退则短。”
出《脉经》。即小产,详该条。
综合分析之意。《素问·方盛衰论》:“持雌失雄、弃阴附阳,不知并合,诊故不明,……。”
见《江西草药》。为合掌消之别名,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臑会。见该条。
见《医学入门》卷七。即四乌鲗骨一芦茹九,见该条。
经外奇穴名。出《太平圣惠方》。别名接骨。位于背部中线,当第十二胸椎棘突下凹陷处。主治小儿痢疾,脱肛,癫痫,消化不良等。斜刺0.5~1寸。艾炷灸1~3壮;或艾条灸5~1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