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湿热痢

湿热痢

病名。指痢疾之由湿热积滞所致者。见《症因脉治》卷四。证见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稠粘臭秽,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苔黄腻,脉滑数等。或见发热。治宜清热燥湿调气行血。可用芍药汤白头翁汤香连丸等方。若恶寒头痛身热表邪者,荆防败毒汤解表;身热甚,用葛根芩连汤。湿火伤气分黄连枳壳汤;湿热伤于血分,河间黄连汤气滞食滞偏重,腹痛,里急后重明显,用枳实导滞丸等方。地锦草马齿苋、白槿花、一见喜大蒜等药亦均可服用。参见痢疾、热痢湿痢条。

猜你喜欢

  • 背偻

    证名。又称背伛偻、大偻。指曲背俯身、脊椎突出。《诸病源候论·背偻候》:“肝主筋而藏血,血为阴,气为阳,阳气精则养神,柔则养筋,阴阳和同,则血气调适,共相荣养也,邪不能伤。若虚则受风,风寒搏于脊膂之筋,

  • 茶辣

    见《中国药用植物提要》。为吴茱萸之别名,详该条。

  • 商陆中毒

    病名。因药服或误服商陆过量中毒。症见恶心,呕吐,头痛,腹泻,语言不清,躁扰抽搐。严重者昏迷,直至死亡。宜中西医结合救治。文献有用甘草、冷稀粥频服以解毒止泻的记载。可参考。

  • 经行先期

    病名。亦名月经先期、一月经再行、经水先期、经早等。指月经来潮比正常周期提前一周以上,甚或一月两至者。多因血热、虚热、气虚、肝郁等所致。

  • 柠檬茅

    见《种子植物名称》。为香茅之别名,详该条。

  • 宣明论方

    见黄帝素问宣明论方条。

  • 季春痹

    病名。出《灵枢·经筋》。十二经筋病中的足阳明筋病。《灵枢注证发微》:“此证当发于三月之时,故名之曰季春痹也。”详足阳明经筋病条。

  • 产后肉线

    见徐润之《最新达生篇》。即产下肉线。详该条。

  • 两阴交尽

    指“厥阴”的涵义及其阴尽阳生的特点。《素问·至真要大论》:“厥阴何也?岐伯曰:两阴交尽也。”“两阴”指太阴、少阴,厥阴在太阴、少阴之后,太、少二阴交尽,阴气已极,阳气得生,故称厥阴。《素问直解》:“由

  • 语声重浊

    简称声重。说话或咳嗽的声调因病变影响而重浊不清。多因外感风寒或内有痰湿困阻,使气道不畅所致。《素问·脉要精微论》:“……声如从室中言,是中气之湿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