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清代医家。字鲁珍。上海人。勤于医业,白日应诊,夜览医书,撰有《沈氏医案》等书。
病名。即白果中毒。详该条。
【介绍】:清医学家。字兴言。安吴(今安徽泾县)人。学于张琦,尝评时医庸陋云:“各据门户,执古方不能治今病,读医经不如多临症之说;不深求经方药录用意所在,徒创异说,以博名誉;论说曰繁,医学曰晦。”他认为
【介绍】:宋代人。生平不详。撰有《曲本草》一书,已佚。
见《安徽药材》。为蛴螬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草从新》。为黄连药材之一种,详黄连条。
病证名。见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即目衄,详该条。
见《类经图翼》。即内踝尖。详该条。
书名。22卷。清·周扬俊撰于1687年。周氏于《金匮要略》注家中推崇赵以德《金匮方论衍义》,遂以此书为蓝本而为之补注,名为“二注”。补注部分多采喻嘉言学说加以融会,并有所发挥。但周氏在自序中宣扬“事不
病证名。即产儿额先露。清·周纪常《女科辑要》:“名仰顶生者,谓额角已露,顶却向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