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热霍乱

热霍乱

病名。见《医学纲目·伤寒部》。又称热气霍乱。多因感受暑热湿浊之邪,或内伤饮食厚味,郁遏中焦所致。《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热至则身热,吐下霍乱。”《霍乱论》:“倘热霍乱因暑邪深入而滞其经隧,显脉细、肢寒之假象者,必有溺赤便臭之真谛。”症见心腹绞痛,上吐下泻,烦闷扰乱,昏不知人。挟有停滞者,更兼吐下皆有酸臭味。脉多见洪数。治宜清热化湿,辟秽泄浊。方如连朴饮燃照汤黄连香薷饮清暑益元散急救回生丹解毒活血汤等均可选用。参见霍乱条。

猜你喜欢

  • 七节

    ①推拿穴位名。见七节骨条。《针灸聚英》卷一下:“七节自尾骶数上。”②指第七胸椎。《素问·刺禁论》:“七节之旁,中有小心。”

  • 医愈郎

    元代医官职称。隶属于官医提举司,系太医官职中之一种,官阶从八品。

  • 徐悦

    【介绍】:隋代医家。撰有《体疗杂病疾源》3卷,又与龙衔素合著《针经并孔穴蝦蟇图》3卷。均佚。

  • 医垒元戎

    书名。12卷。元·王好古撰。作者初撰于1291年,后原稿佚失,经追忆“十得七八”,复刊于1297年。此书以十二经为纲,首述伤寒,附以杂证。学术渊源以张仲景为本,参酌补充张元素、李东垣等治法,选方采用《

  • 九牛二虎草

    见《云南中草药》。为石椒草之别名,详该条。

  • 养血柔肝

    即柔肝。详该条。

  • 吐血

    病证名。见《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并治》。指血从口吐出,无明显呕恶及咳嗽。亦有泛指血从口吐出者。甚者可倾盆盈碗。多因酒热辛肥,郁怒忧思,劳欲体虚等因导致胃热壅盛,肝郁化火,或心脾气虚,血

  • 五胜

    五行的更胜。《素问·至真要大论》:“必先五胜,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王冰注:“五胜,谓五行更胜也。先以五行寒暑温凉湿,酸咸甘辛苦相胜为法也。”即治疗按五行的相克规律调治。

  • 鸡肫子

    见《福建中草药》。为野鸦椿子之别名,详该条。

  • 尤生洲

    【介绍】:见尤乘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