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中国药用植物图鉴》。为刺五加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隋代医家。生平欠详。撰有《养生术》1卷,已佚。
病证名。见《症因脉治·泄泻论》。即五更泄。详该条。
出《益部方物略记》。为木芙蓉花之别名,详该条。
指本经罹病而取用他经穴位进行治疗的方法。或称他经选穴法。如足阳明胃经的胃痛,取足太阴脾经的公孙;任脉为病的崩漏,取足太阴脾经的三阴交等。
宋代医官职称。隶属于翰林医官院,系一般下级医官职务,官阶从八品。参见翰林医官院条。
脉象。脉伏而搏指。《素问·经脉别论》:“太阴藏搏,言伏鼓也。”
见伤寒类证条。
①证名。可由外感或内伤引起。《伤寒明理论》卷一:“伤寒恶风,何以明之?《黄帝针经》曰: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者也。风邪中于卫也,则必恶风。何者?以风则伤卫,寒则伤荣,为风邪所中,于
养生术语。指集中意念于任何一种事物。一般集中于下丹田、中丹田或上丹田中(参见丹田条)。集中则有益于健康。《抱朴子内篇·地真》:“子欲长生,守一当明;思一至饥,一与之粮;思一至渴,一与之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