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材>独椒

独椒

《中药大辞典》:独椒

药材名称独椒

拼音Dú Jiāo

出处《四川中药志》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爪瓣花楸根皮

原形态落叶小灌木,高2~5米。小枝灰色或褐棕色。单数羽状复叶,互生或簇生于短枝顶端,长5~13厘米;小叶25~33片,叶轴有狭翅;小叶长椭圆形,长1~1.8厘米,宽4~7毫米,先端钝,短尖,边缘有小尖刺4~13枚,基部倾斜,上面浓绿色,下面灰绿色。伞房花序,顶生;萼筒钟状,先端5裂,裂片卵状三角形,平滑或有毛;花瓣有爪,白色,长5~5.5毫米,光滑;雄蕊15~20;心皮5个,少有4个,花柱基部合生,子房下位,光滑。梨果,小圆球形,径5~9毫米,白色或淡紫色。花期5~6月。

生境分部生于中山区林边。分布四川等地。

性味辛,温,无毒。

功能主治散风寒,除湿邪。治牙龈肿痛及肾虚阴缩。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4~6钱;或浸酒。

复方①治牙龈肿痛:独椒、土细辛骨碎补白芷、土知母、蛇参、地骨皮。水煎服。

②治肾虚缩阴:独椒、硫黄、吴萸、官桂、小茴香菟丝子。水煎加酒服。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独椒

药材名称独椒

拼音Dú Jiāo

英文名single Mountainash

出处出自《四川中药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西康花楸的根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orbus prattii Koehne[S.unguiculata Koehne]

采收和储藏:秋、冬季挖根,除尽泥土,剥取根皮,晒干。

原形态西康花楸灌木,高2-4m。小枝细弱,圆柱形,暗灰色,具少数不明显的皮孔;冬芽卵形,先端急尖,具数枚暗红褐色鳞片,外被稀疏棕褐色短柔毛。奇数羽状复叶,连叶柄长8-15cm;叶柄长1-2cm;小叶片9-13(-17)对,长圆形,长l.5-2.5m,宽5-8mm,先端圆钝或急尖,基部偏斜圆形,边缘仅上半部或2/3以上部分有尖锐细锯齿,上面绿色,下面密被乳头状突起,沿中脉有稀疏柔毛;叶轴有窄翅,上面具沟。复伞房花序多着生在侧生短枝上,排列疏松;萼筒钟状,无毛,萼片三角形,内面微具柔毛;花瓣白色,宽卵形,长约5mm;雄蕊20,花柱5或4。果实球形,直径7-8mm,白色,先端有宿存闭合萼片。花期5-6月,果期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100-3700m的高山杂木林内。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和西藏东南部。

性味辛;温;无毒

归经胃;肾经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除湿。主牙龈肿痛,肾虚阴缩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20g;或浸酒。

复方①治牙龈肿痛:独椒、土细辛骨碎补白芷、土知毋、蛇参、地骨皮。水煎服。②治肾虚缩阴:独椒、硫黄、吴萸、官桂、小茴香菟丝子。水煎加酒服。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郁李根

    《中药大辞典》:郁李根药材名称郁李根拼音Yù Lǐ Gēn出处《本经》来源为蔷薇科植物郁李的根。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郁李仁"条。性味苦酸,凉。①《日华子本草》:"

  • 白骨走马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骨走马药材名称白骨走马别名茸骨鹧鸪花、绒果海木来源楝科白骨走马Heynea velutina How et T. Chen,以根、叶、果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性味苦,寒。有小

  • 野猪蹄

    《中药大辞典》:野猪蹄药材名称野猪蹄拼音Yě Zhū Tí出处《医林纂要》来源为猪科动物野猪的蹄。原形态动物形态详"野猪肉"条。功能主治①《医林纂要》:"祛风治

  • 野麦子

    《中药大辞典》:野麦子药材名称野麦子拼音Yě Mài Zi出处《重庆草药》来源为禾本科植物野燕麦的种子。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燕麦草"条。性味甘,温,无毒。功能主治温补,治虚

  • 九牛造

    《中药大辞典》:九牛造药材名称九牛造拼音Jiǔ Niú Zào别名五朵云、九牛七、翻天印(《陕西中草药》),震天雷(南川《常用中草药手册》)。出处《广西中草药》来源为大戟科植物九牛

  • 岳桦

    药材名称岳桦拼音Yuè Huà来源药材基源:为桦木科植物岳桦的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etula ermanii Cham.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剥取,鲜用或晒干。原形态乔木,高8-15m。树皮灰白

  • 七里香

    《中药大辞典》:七里香药材名称七里香拼音Qī Lǐ Xiānɡ别名满山香(《民间常用草药汇箱》)。出处《修订增补天宝本草》来源为马钱科植物醉鱼草的根。8~9月采挖,晒干。生境分部产四川、湖南。性状根长

  • 枣槟榔

    药材名称枣槟榔拼音Zǎo Bīnɡ Lɑnɡ别名枣儿槟榔(《随息居饮食谱》),槟榔干(《中药志》),枣儿槟、壳槟榔(《药材学》)。出处《饮片新参》来源为棕榈科植物槟榔的未成熟果实。冬季采下未成熟之槟榔

  • 香茹

    药材名称香茹拼音Xiānɡ Rú别名矮鬼针草、鹿角草出处《福建中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香茹的全草。夏、秋采,鲜用或晒干。原形态草本,高15~35厘米。茎有纵棱。叶片羽状分裂,裂片线形;根生叶具

  • 牛舌癀

    药材名称牛舌癀拼音Niú Shé Huánɡ别名野枇杷、毛紫珠来源药材基源:为马鞭草科植物批粑叶紫珠的根或茎、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hllicarpa kochlana Makino [C.l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