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本草纲目拾遗》。为花生油之别名,详该条。
书名。2卷。清·撰人不详。本书以全身各种病证为纲,病名下又罗列若干证候子目,然后将历代本草文献中的单方验方引述于后,全书共约万余方。由于取材较广,分类较细,便于查索资料与参考之用。
见《中药志》。为香附之别名,详该条。
出《涌幢小品》。为紫薇花之别名,详该条。
即吐法。详该条。
即喉科。详该条。
【介绍】:见耶律倍条。
病证名,见清·文叔来《慈幼便览》。多由脾虚不振,运化失常,水湿不化,聚而生痰,痰湿下注,并走肠间而成。证见泻无定时,质稠而粘,并有神疲乏力等。治宜健脾化痰,用神术散加茯苓、半夏。
又称下元不固。指肾气虚而表现为肾不藏精、封藏失司的病证。症见遗精、滑精、早泄或夜尿频多,遗尿,小便失禁等。治以固肾涩精为主。
病名。《医林绳墨·泄泻》:“瘕泻不便,后重窘痛,此因湿热蕴积,二便不利,气滞有动于火也。宜以利气之剂兼用清凉。”参见大瘕泄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