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杂病源流犀烛·面部门》卷二十四。即杏仁煎第一方,见杏仁煎条。
《傅青主女科·产后编》方。黄连、莱菔子、川芎、桃仁、栀子、青皮、三棱、莪术、山楂、香附。水煎服。治妇人瘀血,食积痰滞等证。
【介绍】:宋代医生。撰有《大成全书》,已佚。
丛书名。又名《医学三书》。刊于1887年。包括清代三种医著。即《时病论》、《医家四要》和《医法心得》。
病名。指大小不等的痔核同时存在。《疮疡经验全书》卷七:“子母痔一大一小。”宜内服槐角地榆丸,外涂药膏或熏洗患部。参见痔条。
构成口腔的骨骼。如口盖骨、上牙床骨、下牙床骨等。详各条。
【介绍】:宋代人。生平不详。撰《燕台集》5卷,已佚。
证名。又称食呕。《症因脉治·呕吐论》:“食积呕吐之症,胸前满闷,嗳气作痛,痛则呕吐,得食愈痛,按之亦痛。……食积呕吐之因,饮食不节,损伤中气,不能运化,停食成积,中脘痞塞,则发呕吐矣。”参见食呕条。
见《四川中药志》。为豆豉姜之别名,详该条。
见御药院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