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痞满

痞满

证名。《素问》称否、满、痞塞。指胸脘痞塞满闷不痛。《医方考》卷四:“土郁者痞满。”《景岳全书·伤寒典》:“若但满不痛者,此为痞满,非结胸也。凡痞满之证,乃表邪传至胸中,未入于府,此其将入未入犹兼乎表,是即半表半里之证,只宜以小柴胡之属加枳壳之类治之。”《寿世保元·痞满》:“痞满与胀满不同,胀满是内胀而外亦形,痞则内觉痞闷,而外无胀急之形也。……痞满,宜调中补气血,消痞清热,攻补兼施。”《杂病源流犀烛·肿胀源流》:“痞满,脾病也。本由脾气虚,及气郁不能运行,心下痞塞填满,故有中气不足,不能运化而成者,有食积而成者,有痰结而成者,有湿热太甚而成者,虚则补其中气,宜调中益气汤;实则消食,宜资生丸;豁痰宜豁痰汤;除湿宜二陈汤加猪苓泽泻;有湿热清热,宜当归拈痛汤消导之,亦不可用峻剂,致伤元气。”参见气痞痰痞虚痞实痞条。

猜你喜欢

  • 内景

    ①气功术语。古人以阳为外景,阴为内景。景,意为神(据《云笈七韱》和《黄庭内景经注释》)。内景,可理解为意念中的脏腑气血活动的景象。②人体脏腑组织器官的图象,描绘人体内部各脏腑、经络、筋骨血脉的形态、性

  • 扯丝皮

    见《湖南药物志》。为杜仲之别名,详该条。

  • 胎不长

    出《妇人良方大全》卷十三。又各胎不长养、荫胎、卧胎。多因漏红伤胎,漏红虽止,但胎儿发育受阻;或孕妇素体虚弱;或有宿疾,脾胃不和,气血不足,胎失滋养,以致孕至五、六个月,腹形明显小于妊娠月份。宜补益气血

  • 戾气

    又名疠气、疫疠之气、毒气、异气、杂气。指有强烈传染性的病邪,包括一切温疫病和某些外科感染的病因。通过空气与接触传染。有多种戾气,某一特异的戾气可引起相应的疾患(见《温疫论》)。

  • 白干苔满黑刺舌

    指舌苔白而干,满布黑芒刺的舌象。应辨寒热真假。《辨舌指南》:“白苔黑刺满舌者,如刮之黑刺即净,光润不干,渴不多饮,在杂病为真寒假热。若刺刮之不净,干燥粗涩,乃表经皆热极,传入阳明里证。”当结合因证予以

  • 祁木香

    见《河北药材》为土木香之别名,详该条。

  • 松毛

    出《杨起简便单方》。即松叶,详该条。

  • 白面水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独脚乌桕之别名,详该条。

  • 毛茛灸

    药物发泡灸法之一种。见《本草纲目》卷十七。其法用新鲜毛茛茎叶捣烂,敷贴有关穴位使之起泡。敷贴时间约1~2小时,以局部起泡为度。适用于疟疾,黄疸等。

  • 伤寒不可汗

    指伤寒禁汗之证。①太阳病,尺脉迟或微,属里虚者禁汗。②少阳病禁汗。③妇人伤寒,经水适来或适断,热入血室禁汗。④里虚下利清谷不可攻表。⑤素体中虚里寒者禁汗。⑥少阴病脉细沉数,病为在里不可汗。⑦厥阴病热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