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医药丛书条。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四。即丹毒发。见该条。
见《中药材品种论述》。为关木通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刘松泉条。
病证名。小儿发热,进退不定,如客之往来,故名。元·朱丹溪《幼科全书》:“客热者,邪妨于心也;心若受邪,则热形于额,故先起于头面,次而身热,恍惚多惊,闻声则恐,良由真气虚而邪气胜也。邪气既胜,则真气与之
即心气实。《灵枢·本神》:“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参见心气盛条。
指颈项、背部牵强不舒,有俯仰不能自如的感觉。《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由于病邪在表,津液不达,太阳经脉拘急所致。多见于外感表证,有虚实之分。
医论著作。17卷。清·王燕昌撰于1874年。本书杂论病机、医理、临床经验及效方等。
病名。太阴头痛、厥阴头痛、少阴头痛的合称。《罗氏会约医镜·论头痛》:“太阴头痛,脉沉缓,身体沉重,或腹痛,必有痰也,以苍术、半夏、南星为主;少阴头痛,脉沉细,必寒厥,以麻黄、附子、细辛为主;厥阴头痛,
见《本草纲目》。为密陀僧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