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卷六十二方。人参、生黄芪、煅石膏、制半夏、麦门冬、白芍药、甘草、川芎、当归、黄芩各八分,生地黄二钱,竹叶十片。加生姜三片,灯心二十根,水煎,食远服。功能生津止渴。治痈疽发背,
【介绍】:见沈明宗条。
《圣济总录》卷四十四方。大黄(微炒)、炙甘草、黄芩、麦门冬(去心)各一两,枳壳(麸炒)、半夏(汤洗去滑)、陈皮、前胡各半两,赤茯苓三分。为粗末,每服三钱匕,加生姜(枣大)一块,水煎,去渣服。治脾实胸中
证名。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一作循衣摸床。详循衣摸床条。
见《广西本草选编》。为水半夏之别名,详该条。
《卫生宝鉴》卷十一方。桔梗二两,甘草一两半,防风半两,枳壳二钱半。为末,每服三钱,加酥如枣大,搅匀,水煎,食后服。治风热攻冲会厌,语声不出,咽喉妨闷肿痛。
又称命门火旺。指阴虚火旺,出现火迫精泄的病机。肾为阴脏,内藏水火(即真阴、真阳),生理上水火必须保持相对平衡。若肾水亏损,或肝肾阴虚,则可使肾火偏亢,出现性欲亢进、遗精、早泄等症。治宜滋阴降火。
见《广州植物志》。为苣荬菜之别名,详该条。
出《本草拾遗》。为荷叶蒂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见《圣济总录》卷一百三十一。指患疮疡兼见口渴欲饮者。《外科枢要》:“疮疡作渴若焮痛发热,便利调和者上焦热也,用竹叶石膏汤;肿痛发热大便秘涩者内脏热也,用四顺清凉饮;焮肿痛甚者热毒蕴结也,用仙方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