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名。见《医宗金鉴》卷七十三。其形如风疹,发痒。
病名。出《外科启玄》卷七。即千日疮。详该条。
病名。《伤寒论》六经病之一。多因三阳病传经入里,或寒邪直中,或内伤生冷所致。其特征是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时有腹痛等。《伤寒论·辨太阴病脉证并治》:“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
【介绍】:见杨谈条。
相当于鼻前庭部位。《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中血堂,即鼻内頞下脆骨空虚处也。”
病名。见《外科大成》卷二。指生于大腿后面的痈。证治见外痈条。
即臊臭、焦臭、香臭、腥臭、腐臭五种臭味。
病名。出《外科大成》卷二。指生于右耳根部,其形如袋的瘰疬。证治见瘰疬条。
病证名。《竹林寺女科秘方》:“妇人胎前精神困倦、面青内兼风邪、饮食不思、贪睡,宜用四物汤则安。”
出《说文解字注》。为螳螂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