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云南经济植物》。为白云花根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三。即目偏视。详该条。
六涎之一。多由“脾气不运,复因肝气所乘,伏而不动,停水滞谷”(《史载之方》)而成。其症可因怒而诱发。症见心前溃乱不快,闷倒不省人事,四肢渐次发冷等。治宜温化痰涎。用青州白丸子。
病名。又名痛痹、骨痹。《灵枢·贼风》:“此皆尝有所伤于湿气,藏于血脉之中,……腠理闭而不通,其开而遇风寒,则血气凝结,与故邪相袭,则为寒痹。”《证治准绳·杂病》:“寒痹者,四肢挛痛,关节浮肿。”《症因
见《中国药学大辞典》。为厚朴之处方名,详该条。
见《湖南药物志》。为石吊兰之别名,详该条。
见《上海常用中草药》。为南天竹叶之简称,详该条。
病名。《张氏医通》卷八:“乳鹅缠喉二种不同,肿于喉两傍者为双鹅,肿于一边者,为单鹅。”即乳蛾。详该条。
病名。出《五十二病方》。即金创。详该条。
出《药性论》。为砂仁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