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和针刺的合称。《灵枢·四时气》:“灸刺之道,得气穴为定。”
见《中国药学大辞典》。即龙涎香,详该条。
《黄帝内经素问·病能论》方。泽泻、白术各十分,麋衔五分。为末,每服三指撮,食前冲服。治酒风,身热解堕,汗出如浴,恶风少气。
见痧症全书条。
【介绍】:见尤怡条。
病名。出《疡科心得集》卷上,即蛇腹疔。见该条。证治见指疔条。
【介绍】:晋代医生。生平欠详。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五。皮损如小栗浆,搔破有水出。类似丘疹性皮炎。
指面部足部浮肿。为水肿病常见证候之一。《素问·评热病论》:“有病肾风者,面胕庞然壅。”王冰注:“庞然,肿起貌;壅,谓目下壅如卧蚕形也。”马莳注:“胕,足面也。”参见水肿、附肿条。
见本经疏证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