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治要诀》。即恶阻。详该条。
出《新修本草》。即香蒲,详该条。
见《贵州民间方药集》。为铁筷子之别名,详该条。
亦称湿郁热伏。因湿邪阻遏而致热不能宣散透发的现象。表现为身热不扬、午后热高、汗出而热不退、神疲、头重、胸闷腹胀、厌食、小便黄赤,舌苔白腻或黄腻,脉濡数等。
病证名。见秦伯未《中医临症备要》。胞轮振跳之俗称。详该条。
见《生草药性备要》。为朱砂根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即疝气。《育婴家秘》:“肝主怒,病则性急大叫哭,甚则卵肿,俗呼气卵是也。”参见气疝条。
见《中药材手册》。为石韦之别名,详该条。
综合性医书。明·武之望撰于1626年。108卷。武氏编完妇科专著《济阴纲目》后,认为还应编一部利济于男患者(所谓济阳)的医书,遂广参博搜,“汇集众编,别异比类,总以议论特出,独具卓识者择而录之。……分
见《金匮要略》。即小建中汤,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