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名。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指惊骇不安,躁动不宁之证。详惊、躁条。
病证名。见赵献可《邯郸遗稿》。即妊娠肿胀。详该条。
见平乐郭氏正骨法条。
出《儒门事亲》。即疳眼。详该条。
仲景十二脉之一。母子相乘的脉象。金行乘水,木行乘火。《诊家正眼》:“曰顺者,金乘水,木乘火也。”
中药炮制法之一。详水飞条。
【介绍】:东汉时巫医。汝南(今河南汝南)人。《后汉书》有其传记。
病证名。见《证治准绳·幼科》。指儿生下一个月后,忽然乳不下咽,肚硬如石,腹壁色红如朱,撮口而哭,手足口气俱冷的病证。古人认为是因断肠,结扎不紧,为风邪所乘而成。治以祛风散寒为主。用乌梅散(《证治准绳》
见《饮片新参》。为砂仁壳之简称。详该条。
病名。又名差经。郑玉峰《济阴要旨》:“产后交肠病,又谓之差经,大小便易位而出。干粪结燥不行,方用润肠汤(麻黄、大黄、生地、熟地、升麻、当归尾、桃仁、红花、甘草)治之。如大便溏薄,而从小便出者,宜五苓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