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经水不调

猜你喜欢

  • 羊婆奶

    见《本草纲目》。为南沙参之别名,详该条。

  • 小儿溺血

    病证名,即小儿小便出血。多由胎热结于下焦,损伤阴络,血热妄行,下渗膀胱所致。《证治准绳·幼科》:“溺血者,盖心主血,血与小肠相合,血之流行,周遍经络,循环脏腑,若热聚膀胱,血渗入脬,故小便血出也。”又

  • 牙疼

    病证名。见《太平圣惠方》卷三十四。即牙痛。详该条

  • 黄连三七

    见《四川中药志》。为羽叶三七之别名,详该条。

  • 提泡

    即发泡。详该条。

  • 脉风

    同疠风。因风邪侵犯血脉,留而不去,蕴酿而成,故称。《素问·脉要精微论》:“脉风成为疠。”参见疠风条。

  • 颈细

    病证名。指小儿颈细,头倾而无力的证候。多由先天精气不足,营养失调所致。明·万全《幼科发挥》:“颈者头之茎也,颈细则不能任元(元即头)”。宜配合填精益髓之剂治疗。

  • 明代彝医方

    民族方书。作者不详。约成书于1566年。前后传抄11次。全书共16面。载病名76个。按病名分为:疮症、风症、痛症、伤症、不通症、其他症、产后病、毒症等8类。载药275味,方剂243首。按病名、药方、用

  • 痧书

    见痧症全书条。

  • 霉疮

    病名。出《疮疡经验全书》卷六。即杨梅疮。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