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仲淳
【介绍】:
见缪希雍条。
【介绍】:
见缪希雍条。
见《全国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技术资料选编·五官疾病》。为铁仔之别名,详该条。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五色梅之别名,详该条。
出《本草图经》。为秫米之别各,详该条。
病名。出《外科百效全书》。由热毒蕴结肌肤所致。多发面部,初起红肿,上起粟疹,日久融成大疱,疼痛。治宜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内服普济消毒饮。外用三黄洗剂外搽。类似过敏性皮炎。
指病人能正常进食,不发生格拒呕吐现象,和疾病的预后有一定联系。《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安谷者过期,不安谷者不及期。”
证名。出《素问·五藏生成篇》。又名烦心。指心中烦热郁闷之状。烦多属热,亦有因于寒者。可见于外感、内伤多种病症。《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即痘疮。详该条。
掌(或跖)与指(或趾)的阴面皮色较白,称白肉,阳面生毫毛的部位皮色较深,称赤肉。赤肉与白肉的分界处,称赤白肉际。《针灸甲乙经》:“京骨,在足外侧大骨下,赤白肉际陷者中。”
见《杭州药用植物志》。为美商陆之别名,详该条。
《疡医大全》卷二十六方。生荷叶、生柏叶、生地黄、生艾叶各三钱。水煎,加童便调下。治牙宣,牙龈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