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本草纲目》。即苦楝皮,详该条。
见南京药学院《中草药学》。为垂盆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种福堂公选良方》。为黄蜡之别名,详蜂蜡条。
①读(nèi)。里面。与外相对。《素问·调经论》:“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②音那(nà)。古同纳。①受纳、纳入。《灵枢·营气》:“营气之道,内谷为宝。”②进针、下针。《素问·八正神明论》:“以息方
病名。出《素问·痹论》。肝痹、心痹、脾痹、肺痹、肾痹的总称。详各该条。
出《证治准绳·幼科》。即初生不啼。详该条。
见《广东中草药》。为伤寒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指寒痰所致的发狂。《医钞类编》卷二十:“寒证发狂得之气菀不舒,怒气不能发去,宜祛痰为主而佐以补气之药。人参、茯神、白术、法半、南星、附子、菖蒲水煎服。或加柴胡尤妙。”参见癫狂条。
指腧穴。《素问·气穴论》:“三百六十五穴,针之所由行也。”见腧穴条。
病证名,见《证治准绳·杂病》。《审视瑶函》:“此症小眦之间生一漏,时流血水,其色鲜红。是病由心络而来,下焦火横行之疾。”治宜清热祛风除湿,可选用白薇丸或泻湿汤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