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代医官职称。承办帝王服用汤剂药物等事的官吏,官阶正八品。参见御药院条。
见《昆明民间常用草药》。为密蒙花之别名,详该条。
指脾。《素问·金匮真言论》:“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谓以腹背二者分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肝、脾、肾三脏具在于腹,如以三脏分阴阳,则肾为阴中之阴,肝为阴中之阳,脾为阴中之至阴。
病证名。见《证治准绳·幼科》。指小儿腹大而有青筋者。见丁奚条。
经穴别名。出《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即解溪,见该条。
又称肝血不足。指肝藏血不足的证候。肝主藏血,血属阴,故血虚或肝阴虚均可出本证。临床表现有血虚或肝阴虚的见证,并有虚烦失眠,多梦易惊恐,月经不调等症。治宜补血养肝。
十二地支之简称。详该条。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卷七十四方。赤茯苓、白术(土炒)、苍术(米泔水炒)、黄芩、栀子、泽泻、生甘草、连翘、茵陈、枳壳(麸炒)、玄明粉各一钱。加竹叶二十片、灯心二十根,水煎,食前服。治火赤疮属湿热盛
即当归补血汤第一方,见当归补血汤条。
指肝和肾有互相滋养的关系。肝藏血,肾藏精,精血相生,故云。参见肝肾同源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