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耶律倍

耶律倍

【生卒】:十世纪

【介绍】:

辽代医学家。小字图欲。契丹族,辽太祖之子。通阴阳,知音律,精医药砭焫之术;通辽、汉文。因弟承帝位所迫,潜逃至唐,唐明宗赐姓名李赞华,又名东丹李慕华。子兀欲,喜工画,颇知书,曾收藏许多医经等书籍。

猜你喜欢

  • 痰眼症

    证名。见清·佚名《广勤轩遗稿》。指眵泪稠浊似痰,粘糊满目的证候。详见眵泪条。

  • 紫背金牛

    见《生草药性备要》。为大金牛草之别名,详该条。

  • 起痔汤

    见《张氏医通》卷十四。即落痔汤,见该条。

  • 膏人

    三种肥壮人中的一种。出《灵枢·卫气失常》。其肩肘髀膝高处的肌肉并不坚实,皮肤弛缓,腹肌纵缓下垂。

  • 脉学辑要

    脉学著作。3卷。日本·丹波元简撰于1795年。作者纂辑诸家脉学的精要部分,附录家传及个人心得编成。上卷总论;中卷为28脉形象分析;下卷列述妇人、小儿及诸怪脉。1955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排印本。

  • 救里

    同回阳救逆。详该条。

  • 阴毒

    感受疫毒所致的一种病证。《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阴毒之为病,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其证类似后世所称之温疫、温毒发斑,以其面目青、身痛,故称“阴毒。”

  • 二扇门

    推拿穴位名。用掐、揉法,有发汗等作用。①位于手背第二掌骨小头尺侧。《针灸大成》卷十:“掐两扇门,发脏腑之汗,两手掐揉,平中指为界,壮热汗多者,揉之即止。又治急惊,口眼歪斜。”②位于手背第四与第五掌骨小

  • 大泻刺

    古刺法名。九刺之一。《灵枢·官针》:“大泻刺(《针灸甲乙经》注:一作太刺)者,刺大脓以铍针也。”是指用铍针切开排脓的方法。实为外科治疗方法的一种。古代列于针刺疗法之内。以其切开痈肿,畅泻脓血,故名大泻

  • 水位

    运气术语。寒水所主之位。《素问·至真要大论》:“水位之主,其写以咸,其补以苦。”王冰注:“水之位,冬至前后各三十日,终之气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