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出《小儿药证直诀》。因日午潮热引起抽搐,由心火亢旺所致者。临床特点为每逢巳、午、未时发搐,心神惊悸,目上视,白睛赤色,牙关紧,口内流涎,手足动摇。当补肝治心,治心用导赤散,凉惊丸;补肝,用地黄
诊法。①指脉象言。《素问·三部九候论》:“察九候,独小者病,独大者病,独疾者病,独迟者病,独热者病,独寒者病,独陷下者病。”“七诊虽见,九候皆从者不死。”一候之中见七脉之一者,均为病脉。②切脉七法:静
【介绍】:清代医家。字圣臣。新建(今江西南昌)人。长于温病,对吴又可和喻嘉言之说有所研究,撰《治疫全书》(1776年刻行),以补二氏之所未及,另辑有《痢疟纂要》、《痘麻绀珠》,合称《瘟疫传症汇编》。
出《本事方》。为蝼蛄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秘传眼科龙木论》。又名青风。为五风变内障之一。多由肝肾阴虚,风火升扰所致。“视瞳神内有气色昏蒙,如晴山笼淡烟也,然自视尚见,但比平时光华则昏矇日进,急宜治之,免变绿色,变绿色则病甚而光没矣”
即痘疮。详该条。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豨莶之别名,详该条。
见广嗣五种备要条。
病证名。见赵献可《邯郸遗稿》。即妊娠衄血。详该条。
病名。见《外科大成》卷二。又名臂风毒。指生于臂肩髃穴处的痈。由风邪深袭骨缝,与湿稽留,化热而成。初起高肿色赤,小者如杏,大者如桃,痛连肩臑,更兼拘急。初起可用汗法,服蠲痛无忧散。若不消,治法参见外痈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