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肩头

肩头

①肩上高凸部。又名肩峰。《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其臼含纳臑骨上端,其处名肩解,即肩与臑骨合缝处也。俗名吞口,一名肩头。”②经外奇穴名。《千金要方》:“灸癣法……平举两手,持户两边,取肩头小垂际骨解宛宛中灸之,两火俱下,各三壮。若七壮,十日愈。”《医说》:“灸牙痛法,随左右所患,肩尖微近后骨缝中,小举臂取之,当骨解陷中,灸五壮。”近代《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据以列作奇穴,名肩头。《针灸经外奇穴图谱》一名肩尖。位于肩部,肩锁关节之凹陷中,肩髃穴之内上方处。主治癣,齿痛,肩凝症,上肢麻痹或疼痛。直刺0.5~1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猜你喜欢

  • 金疮

    病名。见《金匮要略》卷中。即金创。详该条。

  • 三圣地肤汤

    《洞天奥旨》卷十一引岐天师方。地肤子一两,防风二钱,黄芩三钱。水煎取汁,另取猪胆二个取汁同煎,涂搽患处。治风热疮。

  • 殷子严

    【介绍】:唐代医生。撰有《本草音义》2卷,已佚。

  • 贻善堂四种须知

    丛书名。清·朱本中纂于1676年。收有《急救须知》、《饮食须知》、《修养须知》、《格物须知》等四种。现存1689年刻本。

  • 膀胱湿热

    湿热蕴于膀胱的病变。症见尿频、尿急、尿少而痛、尿黄赤或尿血,舌红苔黄,脉数等。如急性尿路感染。治宜清热利湿。

  • 脾肾泻

    病名。又称脾肾泄。指五更泄之因脾肾虚弱者。《丹溪心法·泄泻》:“但得日间上半夜无事,近五更,其泻复作,此病在肾。俗呼为脾肾泻。分水饮下二神丸及椒朴丸,或平胃散下小茴香丸。病久而重,其人虚甚,宜椒附汤。

  • 寒痹

    病名。又名痛痹、骨痹。《灵枢·贼风》:“此皆尝有所伤于湿气,藏于血脉之中,……腠理闭而不通,其开而遇风寒,则血气凝结,与故邪相袭,则为寒痹。”《证治准绳·杂病》:“寒痹者,四肢挛痛,关节浮肿。”《症因

  • 唐宗泰

    【介绍】:参见唐玉书条。

  • 含漱

    即漱涤。详该条。

  • 净府汤

    《疡医大全》卷二十一方。柴胡、山楂、猪苓、茯苓、泽泻、莪术(醋炒)、三棱(醋炒)各一钱,黄芩、白术、半夏(姜汁炒)、人参各八分,胡黄连、甘草各三分。加姜、枣,水煎服。治小儿一切癖块,发热口干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