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红河中草药》。为大黄药之别名,详该条。
眼的部位。见《证治准绳·杂病》。即白睛,详该条。
①阴邪极盛,积聚于内,不能与阳气相交所致的病象。《灵枢·终始》:“脉口四盛,且大且数者,名曰溢阴。溢阴为内关,内关不通,死不治。”②经穴名。代号:PC6。出《灵枢·经脉》。属手厥阴心包经。手厥阴之络穴
丛书名。清·徐辑。刊于1750年。包括《达生篇》、《种痘法》、《福幼篇》三种。
即解部学的听小骨。有槌骨、砧骨、镫骨,左右合计共六块。详各条。
见《素问玄机原病式·热类》。详便浊条。
眼科金针开内障八法之四。《目经大成》卷二:“针泊黄精(晶状体),如意运用,使不晕不悸,不防直至内寻,横从外觅。”指用金针拨断晶状体悬韧带。参见拨内障手法条。
病名。《喉科心法》:“又名舌菌风,生于大舌中间,初起红肿如豆,渐大如菌,腐烂无皮,若成莲花形、鸡冠形,口流臭津,或患上血出不止者不治。由心火挟风,或思虑伤脾,燔灼之毒,留踞而成。”参见舌疳条。
肾疳五证之一。出《小儿药证直诀》。详牙疳条。
病证名。见路际平《眼科临症笔记》。即睥虚如球。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