灸法术语。见《针灸集成》。指灸疮的化脓状态。
经外奇穴名。《备急千金要方》:“遗溺,灸遗道,侠玉泉五寸。随年壮。”即位于脐下4寸(中极即玉泉)旁开2.5寸处。与肠遗穴同位。近代《针灸经外奇穴图谱》则定位于中极穴旁开5寸处。
【介绍】:唐代民间医生。自采药物于泰山,为人治病多效。
见《症因脉治》卷二。即家秘天地煎第二方,见家秘天地煎条。
见《本草纲目》。为玉簪花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寿世保元》卷五。即癫疝。见该条。
病名。出《外科正宗》卷二。多生口角、腮、颧、眼胞等处,初起黄泡,光亮明润,四畔红色缠绕,麻痒感间作,重则恶心呕吐,肢体木痛、寒热交作,烦渴干哕,此属脾经毒火而发。治疗同疔疮。
【介绍】:南宋医生。字君辅。生平不详。1265~1274年(咸淳年间)收集常用验方,编成《类编朱氏集验医方》15卷。
见《草药手册》。为黄花倒水莲之别名,详该条。
即触诊。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