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闽南民间草药》。为野烟叶之别名,详该条。
出《温热论》。治疗温病胃燥津伤的方法。温热病挟浊邪传入气分,浊邪不化,而热伤气津,舌苔虽白厚而干燥,是胃中津液损伤之象,治宜先养津,后化浊。养津用麦冬、玄参、荸荠汁、鲜芦根等清润药,再加甘草以守护中气
病证名。出《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儿自初生至七日内外,因胎毒攻发,身生疮者,名曰蓐疮。此症见于头面腿臂等处,并逐渐蔓延,引起患儿啼哭不乳。治宜用黄连粉、青黛香油调涂。
【介绍】:东汉时期医生。字伯鱼。京兆长陵(今陕西咸阳)人,曾作过医工长。
见《岭南草药志》。为黑面神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李昉条。
【介绍】:见王泰林条。
见《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卷二十七。即加味肾气丸,见该条。
淋的异体字。详该条。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滴水珠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