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中医方药学》。为五谷虫之别名,详该条。
古病名。一名鬼排。指突然胸腹绞痛或出血的疾患。《肘后备急方》卷一:“鬼击之病,得之无渐卒着,如人力状,胸胁腹内,绞急切痛,不可抑按。或即吐血,或鼻中出血,或下血。一名鬼排。”
证名。见《审视瑶函》卷三。指翳膜之浑厚肥大,掩蔽黑睛瞳神者。参见膜条。
亦称十二正经。是人体手、足三阴三阳十二条主要经脉的合称。《灵枢·海论》:“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府藏,外络于肢节。”是人体运行气血的主要通道,也是经络系统的主体。十二经脉按阴阳属性分布于人体,四肢部阳经
即食道。上接咽部,下与胃的贲门相连的一条细长管道。为饮食入胃的通道。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红马蹄草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出《素问·腹中论》。指胸部胀满不适。可因风寒、热壅、停饮、气滞、血瘀等所致。《医宗金鉴·订正金匮要略注》:“表实无汗,胸满而喘者,风寒之胸满也;里实便涩,胸满烦热者,热壅之胸满也;面目浮肿,胸满
病证名。腰痛之一。又名瘀血腰痛、血瘀腰痛。《证治要诀·诸痛门》:“腰痛如锯刀所刺,大便黑,小便赤黄或黑,由血滞腰间,名沥血腰痛。”症见痛有定处,日轻夜重。脉涩。治宜化瘀行气。可用调营活络饮(大黄、当归
针具名。九针之一。亦称三棱针。《灵枢·九针论》:“锋针,取法于絮针。筩其身,锋其末,长一寸六分,主痈热出血。”又《灵枢·九针十二原》:“锋针者,刃三隅,以发痼疾。”是一种体呈圆柱,针尖锋利,三面有刃的
病证名。见明·邓苑《一草亭目科全书》。因黑睛生翳似钉头而得名。即钉翳。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