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舌色

舌色

舌质的颜色。舌诊的重要内容之一。正常的舌色是淡红色,活泼光润。临床常见有淡白、红、绛、紫等色。一般来说,白主血虚阳虚;红色主热证,热在卫、气分;绛色主热在营、血分。如非热性的疾病出现红绛舌而无苔或少苔,则表示阴虚火亢,多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紫色在温病中表示热入营分、血分,在杂病中则表示有痰血郁滞,常见于心脏病、血液病、死胎中毒等。近人通过临床观察,认为舌色的变化与舌的血循环关系密切,如贫血及水肿则色淡,充血及血管增生则色深红,瘀血或缺氧则青紫。

猜你喜欢

  • 三将军丸

    《世医得效方》卷九方。吴茱萸,木瓜(去瓤)、大黄各等分。为末,米糊为丸,绿豆大,每服五十丸,粳米、枳壳煎汤送下。不应,酌加丸数再服,以通利为度。治脚气入腹冲心。

  • 流注

    ①病名。即肢体深部组织的化脓性疾病。又名马。见《仙传外科集验方》。由于毒邪内侵,当气血虚弱之时,流窜不定,致使肢体深部发病,肌肉组织结块或漫肿、有单发或多发,久而成脓,溃后脓尽可愈,或此愈彼发。由于发

  • 肩息咳

    病名。出《灵枢·本脏》。指咳嗽而兼见耸肩喘息等症。参见咳喘、痰饮咳嗽、息高等条。

  • 扫帚子

    见《中药材手册》。为地肤子之别名,详该条。

  • 熨痔法

    外治法之一。《五十二病方》已载有热熨疗痔的方法。即用药物煨热熨痔的方法。《外台秘要》卷二十六:“必效熨痔法,痔头出,或疼痛不堪忍方:取枳实,煻灰中煨之,及热熨病上,尽七枚痛立定,发即熨之,永除也。”今

  • 藕包毒

    病名。出《外科大成》卷二。即臑痈之轻症。详该条。

  • 半身麻木

    证名。指身体半部肌肤麻木不适感、《慎斋遗书·麻木》:“麻木须分左右上下。左因气中之血虚,归脾汤;右因血中之气虚,黄芪建中汤。左右俱麻木,十全大补汤;上身麻木,清阳不升也,补中益气汤;下身脚软麻木至膝者

  • 小茴香根

    见《四川中药志》。即茴香根,详该条。

  • 闹鱼花

    见《本草纲目》。为醉鱼草之别名,详该条。

  • 顺法

    推拿手法名。在患者肢体的内侧面,由远端推向近端。有理顺筋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