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条
即艾卷,见该条。
即艾卷,见该条。
病名。清·鲍相璈《验方新编》卷六:“小腹有块直冲心胸,叫号疼痛、止觉筋硬,此名横梁疝……妇女患此最多。”治法:补骨脂一斤,黑芝麻二两,拌炒筛去芝麻,将补骨脂研细末,以酒为丸,每服三钱,开水送下。
针刺疗法之一。是指针刺腕踝关节处特定刺激点以治疗疾病的方法。临床操作时,于选定的刺激点上,将针体与皮肤表面呈30°角进针,透过皮肤后将针放平,沿皮下纵向刺入1.4寸左右,不必进行捻转、提插等操作手法,
病名。出《疡科心得集》卷中。即鹳口疽。见该条。
【介绍】:见黄竹斋条。
同清金,详该条。
【介绍】:南宋医生。字德肤。永嘉(今浙江温州)人。为名医家陈言门徒。曾集常用验方三十个,咀药三十种,及市场常售成药十种,编为《易简方》一卷。
【介绍】:明代医生。字启云。松江(今上海)人。少年落拓不羁,父节之,有医名,督学甚严。名医沈虚明视其才,悉授其术,乃精小儿医。其治小儿病审证精细,时以小儿医独夸江南。
病证名。又名黄胖病、黄胖、黄肿、食劳疸黄。由小儿赤脚或坐地,皮肤触及钩虫丝状蚴后,进入体中引起。成虫寄生在小肠内吸血,以面黄浮肿,全身无力等气血虚弱脾虚湿困为主证。治疗以驱虫为主,配合调理脾胃。驱虫可
病名。指缠喉风之发于单侧者。详缠喉风条。
病证名。见《杂病源流犀烛·颈项病源流》。指小儿颈项软弱无力,头向下垂不能抬起的证候。天柱骨即颈椎。项为督脉及足太阳经脉所过。天柱骨倒,见于胎禀不足,或病后阴虚及督脉空虚的病者。治宜滋阴益髓,用六味地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