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材>苘实

苘实

药材名称苘实

拼音Qǐnɡ Shí

别名顷麻子(《产乳集验方》),茼麻子(《圣济总录》),空麻子(《江苏植药志》),磨盘树子(《江西民间草药》)。

出处《唐本草》

来源锦葵科植物苘麻种子。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割取地上部分,晒干后,打下种子,筛去果皮及杂质,贮藏于干燥处。

生境分部主产四川、河南、江苏、湖北。此外,安徽、山西、河北、湖南等地亦产。

性状干燥种子呈三角形或卵状扁肾形,一端较尖,长径3.5~6毫米,短径2.5~4.5毫米,厚1.1~2毫米。表面暗褐色或灰褐色,有不明显的稀疏短毛。肾形凹陷处有线形的种脐,淡棕色。种皮坚硬,剥落后可见胚根圆柱形,下端渐尖,子叶心形,两片重叠,然后再折曲。气微味淡。以籽粒饱满、无杂质者为佳。

化学成分含油15~17%,其中58%为亚油酸。

性味《唐本草》:"味苦,平,无毒。"

功能主治治赤白痢疾,眼翳,痈肿,瘰疬。

①《唐本草》:"主赤白冷热痢,散服饮之;吞一枚,破痈肿。"

②《纲目》:"主眼翳瘀肉,起倒睫拳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或入散剂。

复方①治赤白痢:顷麻子一两。炒令香熟为末,以蜜浆下一钱,不过再服。(《产乳集验方》)

②治目生翳膜,久不愈者:苘实,上一味为末,取豮猪肝薄切,裹药中令相着,缓火炙肝熟为散,临卧陈米饮调下二钱匕。一法酽醋为丸,每服二十丸。一法取苘实肉囊蒸一次,暴干为末,或散或蜜丸,温水下。(《圣济总录》棘实散)

③治瘰疬:茼麻果实连壳研末,每用二至三钱(小儿减量),以豆腐干一块切开,将药末夹置豆腐干内,水煎,以汤内服,以豆腐干贴患处。如无果实,可用苘麻幼苗(约五寸高上下)二至三株,作为一剂,同豆腐煮,服用法同上。(《江西民间草药》)

④治麻疹:苘麻子二至三钱。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备注本品在市场上大多作冬葵子用。考历代《本草》中冬葵子、苘麻子各有专条,功用亦不相同。参见"冬葵子"条。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中药大辞典》:酱药材名称酱拼音Jiànɡ出处《别录》来源系用面粉或豆类,经蒸罨发酵,加盐、水制成的糊状物。化学成分酱以大豆或面粉为主要原料,每100克酱的一般化学组成如下:㈠豆瓣酱水分39

  • 诃子叶

    《中药大辞典》:诃子叶药材名称诃子叶拼音Hē Zǐ Yè出处《纲目》来源为使君子科植物诃子的叶片。化学成分含莽草酸、去氢莽草酸、奎宁酸、阿拉伯糖、果糖、葡萄糖、蔗糖等。还含鞣质约10%。功能

  • 长柄蕗蕨

    药材名称长柄蕗蕨拼音Chánɡ Bǐnɡ Lù Jué英文名Long-stipe Mecodium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膜蕨科植物长柄蕗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ecodiu

  • 龙眼梳

    药材名称龙眼梳拼音Lónɡ Yǎn Shū来源药材基源:为多孔菌科真菌毛蜂窝菌的子实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exagonia apiaria(Pers.)Fr.[Polyporus apiaria

  • 浙江过路黄

    药材名称浙江过路黄拼音Zhè Jiānɡ Guò Lù Huánɡ来源药材基源:为报春花科植物浙江过路黄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ysimachia chekiangensisC.C.Wu采收和储

  • 罂粟

    《中药大辞典》:罂粟药材名称罂粟拼音Yīnɡ Sù别名罂子粟(《本草拾遗》),御米、象谷、米囊、囊子(《开宝本草》),莺粟(《滇南本草》)。出处《本草图经》来源为罂粟科植物罂粟的种子。原形态

  • 番荔枝根

    药材名称番荔枝根拼音Fān Lì Zhī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番荔枝科植物番荔枝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nnona reticulata L.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原形态落叶

  • 三棱

    《中国药典》:三棱药材名称三棱拼音Sān Lénɡ来源本品为黑三棱科植物黑三棱Sparganium stoloniferum Buch.-Ham.的干燥块茎。冬季至次年春采挖,洗净,削去外皮,晒干。性

  • 天南星

    《中国药典》:天南星药材名称天南星拼音Tiān Nán Xīnɡ英文名RHIZOMA ARISAEMATIS别名南星、白南星、山苞米、蛇包谷、山棒子来源本品为天南星科植物天南星Arisaem

  • 沙七

    《全国中草药汇编》:沙七药材名称沙七别名白小黄来源蓼科沙七Rheum delavayi Franch.,以根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苦,凉。功能主治清热消炎,止血生肌。主治肺热咳嗽,咽喉疼痛,大便下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