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材>草龙

草龙

《全国中草药汇编》:草龙

药材名称草龙

拼音Cǎo Lónɡ

别名化骨溶、假木瓜水仙桃、田浮草、香须公

来源柳叶菜科水龙属植物草龙Jussiaea linifolia Vahl,以全草入药。夏秋采集全草,洗净切段晒干。

性味淡,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去腐生肌。用于感冒发热,咽喉肿痛,口腔炎,口腔溃疡,痈疮疖肿。

用法用量0.5~1两。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草龙

药材名称草龙

拼音Cǎo Lónɡ

别名水映草、田石梅、针筒草、水仙桃、田浮草、香须公、细叶水丁香、化骨溶、假木瓜

来源药材基源:为柳叶菜科植物线叶丁香蓼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udwigia hyssopifalia (G .Don)Exell[Jussiaea linifolia Vahl;J,hyssopifolia G,Don;J.sup-pruticosa auct.non 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全草,洗净,切段,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20-60cm,全株无毛。茎直立,具3-4棱,分枝纤细。单叶互生;有柄或无柄;叶片披针形,长1-3(-9)cm,宽0.2-1.5(-3)cm,先端渐尖,基部狭楔形,侧脉11-17对,全缘。药腋生;萼片4,披针形,3脉;花瓣4,黄色,长椭圆形,长约2.5mm,短于萼片;雄蕊8;子房下位,花柱短,柱头扁球形。蒴果绿以或淡紫色,长1.2--2cm,直径1-2mm;种子多数。花期夏、秋季。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40-750m的沼泽、湿草地、田边、水沟边、河滩。

资源分布:分布于台湾、湖南、广东、海南、广西至西南各地。

性味味辛;微苦;性凉

功能主治发表清热;解毒利尿;凉血止血。主感冒发热;咽喉肿痛;牙痛;口舌生疮;湿热泻痢;水肿;淋痛;疳积;咯血;咳血;吐血;便血;崩漏;痈疮疖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g。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含漱。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中华剑蕨

    药材名称中华剑蕨拼音Zhōnɡ Huá Jiàn Jué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剑蕨科植物中华剑蕨的根茎或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oxogramme chinensis C

  • 跌破竻

    药材名称跌破竻拼音Diē Pò Lè别名小角刺(《广西药植名录》)出处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大风子科植物长叶柞木的叶、刺及种子。叶、刺全年可采;种子、果实成熟时采收。原形

  • 橘叶

    《全国中草药汇编》:橘叶药材名称橘叶拼音Jú Yè来源本品为芸香科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的叶,随时可采,晒干或鲜用。性味苦,平。功能主治行气,解郁,

  • 广西过路黄

    药材名称广西过路黄拼音Guǎnɡ Xī Guò Lù Huánɡ别名斗笠花、笠麻花、斑筒花、虎头黄、五莲花、时花草、四叶一枝花来源药材基源:为报春花科植物广西过路黄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ysi

  • 叩头虫

    《中药大辞典》:叩头虫药材名称叩头虫拼音Kòu Tóu Chónɡ别名跳百丈(《纲目拾遗》),跳搏虫、膈膊虫(《中国医学大辞典》),跳米虫、蛷(《动物学大辞典》),剥剥跳

  • 白术

    《中国药典》:白术药材名称白术拼音Bái Shù英文名RHIZOMA ATRACTYLODIS MACROCEPHALAE别名于术、冬术、浙术、种术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白术Atrac

  • 黄葛树

    药材名称黄葛树拼音Huánɡ Gě Shù别名大叶榕、马尾榕、雀树、黄桷树来源桑科榕属植物黄葛树Ficus lacor Ham.,以根、叶入药。夏秋采,晒干,或随用随采。性味根:微

  • 蓍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蓍草药材名称蓍草拼音Shī Cǎo别名一支蒿、蜈蚣草、蜈蚣蒿、飞天蜈蚣、锯草来源菊科蓍属植物蓍草Achillea alpina L.、千叶蓍A. millefolium L.和西南

  • 玉带根

    药材名称玉带根拼音Yù Dài Gēn别名珊瑚枝(《生草药性备要》),拖鞋花,洋珊瑚(《广州植物志》),百足草、扭曲草(《南宁市药物志》),止血草(《广西中草药》)。出处《南宁市药

  • 大过路黄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过路黄药材名称大过路黄拼音Dà Guò Lù Huánɡ别名姜花草、痰药来源报春花科大过路黄Lysimachia phylloceph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