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材>蔛草

蔛草

药材名称蔛草

拼音Hú Cǎo

别名蔛荣、蔛菜(《唐本草》),接水葱(《七卷食经》),鸭仔菜、黑菜、合菜(《福建中草药》)。

出处《唐本草》

来源雨久花科植物少花鸭舌草全草。夏、秋采收,晒干。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根茎短,近于直立。叶簇生或单生,披针形,长2~3.5厘米,宽5~10毫米,基部浑圆或微心形,具长柄。总状花序疏散,自叶鞘抽出;花1~3朵,具柄;花被钟状,6深裂,深蓝色;雄蕊6,内有1枚最大,花丝一面具齿,花药基部着生,顶裂;子房3室,花柱细。蒴果长卵形。花期夏、秋。

生境分部生于湿地或水田中。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

性味①《唐本草》:"味甘,寒,无毒。"

②《福建中草药》:"微甘咸,寒。"

功能主治清肝凉血。治高热喘促,咳血,尿血,赤眼,丹毒,痈肿疔疮。

①《唐本草》:"主暴热喘息,小儿丹肿。"

②《福建中草药》:"清肝凉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鲜者1~2两)。外用:捣敷。

复方①治咳血:鲜少花鸭舌草一至二两。捣烂绞汁,调蜜服。

②治尿血:鲜少花鸭舌草一至二两,鲜灯芯草一至二两。水煎服。

③治风火赤眼:少花鸭舌草鲜叶,捣烂外敷眼睑。

④治丹毒,痈肿,疔疮:鲜少花鸭舌草适置。捣烂敷患处。(选方出《福建中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龙脷叶

    药材名称龙脷叶拼音Lóng Lì Yè别名龙舌叶、龙味叶、牛耳叶来源大戟科守宫木属植物龙脷叶Sauropus rostrata Miq.的叶。全年可采,或夏秋采集,晒干。性味甘、淡,平。功能主治清热化

  • 光刺兔唇花

    药材名称光刺兔唇花拼音Guānɡ Cì Tù Chún Huā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光刺兔唇花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agochilus leiacanthus Fisch.采收和储藏:6-

  • 竹卷心

    《中药大辞典》:竹卷心药材名称竹卷心拼音Zhú Juǎn Xīn别名竹针(《生草药性备要》),竹心(《本草再新》)。出处《生草药性备要》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淡竹的卷而未放的幼叶。清晨采摘。原形态

  • 蟛蜞菊

    《全国中草药汇编》:蟛蜞菊药材名称蟛蜞菊拼音Pénɡ Qí Jú别名黄花蟛蜞草、黄花墨菜、黄花龙舌草、田黄菊、卤地菊来源菊科蟛蜞菊属植物蟛蜞菊Wedelia chinen

  • 露水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露水草药材名称露水草拼音Lù Shuí Cǎo别名珍珠露水草、换肺散、鸡冠参、蓝耳草、蛛毛蓝耳草、蛛丝毛蓝耳草来源鸭跖草科蓝耳草属植物露水草Cyanotis a

  • 地桃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地桃花药材名称地桃花拼音Dì Táo Huā别名红花地桃花、肖梵天花、野棉花、狗脚迹、大梅花树、刺头婆、痴头婆来源为锦葵科梵天花属植物肖梵天花Urena lob

  • 蓝叶棵

    药材名称蓝叶棵别名云南鳔刺草、野蓝子来源爵床科蓝叶棵Cystacanthus yunnanensis W. W. Smith,以茎、叶、根入药。生境分部四川、云南。性味苦,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炎止

  • 复叶葡萄叶

    药材名称复叶葡萄叶拼音Fù Yè Pú Tɑo Yè别名止血灵;甜茶叶来源药材基源:为葡萄科植物复叶葡萄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tis piasezkii Maxim.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

  • 陈仓米

    《全国中草药汇编》:陈仓米药材名称陈仓米拼音Chén Cānɡ Mǐ别名老米来源禾本科陈仓米Oryza sativa L.,为入仓年久而色变的米。生境分部全国各地。功能主治理脾助气,调胃止泻

  • 岭南花椒根

    药材名称岭南花椒根别名搜山虎来源芸香科岭南花椒根Zanthoxylum austrosinense Huang,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性味辛,温。有小毒。功能主治祛风解表,散瘀消肿,行气止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