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府标本药式补正
见藏府标本药式条。
见藏府标本药式条。
【介绍】:见罗知悌条。
病名。为乳蛾之一种。小儿多患之,小儿形气未充,脏腑柔弱,易为外邪所感,邪毒虽不盛,然常留滞咽喉,凝聚不散,肿而为蛾。《喉科秘旨》卷上:“此症因胎生本原不足所致。”症见喉核一侧或两侧肿大,触之石硬,微疼
见《东北药用植物志》。为豨莶草之别名,详该条。
出《本草拾遗》。为脆蛇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拾遗》。为对叶四块瓦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即呷嗽。见《外台秘要》卷九。详呷嗽条。
出《新修本草》。为铅丹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属阴挺范畴。清·周贻观《秘珍济阴》:“妇人阴门坠出,或红或白,状如茄子,名曰茄病。红属湿热,宜白薇散(白薇、川芎、当归、熟地、白芍、苍术、泽兰、丹皮、灵霄花);白属气虚,宜服四物吴茱萸汤(吴茱
病名。出《疡科选粹》卷四。即手心毒。见该条。
眼的部位名。见《兰室秘藏》卷上。即眼弦。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