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阳不敛
即虚阳上浮。详该条。
即虚阳上浮。详该条。
见《陕西中药志》。为洋金花之别名,详该条。
古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四。多因情志不遂郁怒气结而成。症见颈部缺盆穴处肿胀,延及耳根,破溃成漏,疼痛流脓水。宜内服空青散。相当于颈部淋巴结核。
见《湖南药物志》。为玉竹之别名,详该条。
指病邪侵袭。《素问遗篇·刺法论》:“真气不正,故有邪干。”
病名。《银海精微》:“(黑睛)暴露者痛而生翳。”类今之暴露性角膜炎。
见《东北药用植物志》。为赤皰之别名,详该条。
骨名。见《本草纲目》卷五十二。又名脑盖骨、头颅盖、头盖骨、巅顶骨。即顶骨。左右各一,如瓦状列于颅盖两侧。李时珍:“人之头圆如盖,穹窿象天,泥丸之宫,神灵所集,……故有天灵盖诸名也。”
见《湖北科技》(8):60,1972。为向日葵花托之别名,详该条。
古代道家通过吞食药物以求养生的一种方法。据记载吞食药物甚广,《抱朴子内篇·仙药》记有丹砂、黄金、白银、诸芝、五玉、云母)明珠、雄黄、太乙余粮、石中黄子、石桂、石脑、石硫黄、石、曾青、松柏脂、茯苓、地黄
即桑菊饮作片剂。治证同。见桑菊饮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