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指二便不通;泄,指二便不禁。《素问·至真要大论》:“诸厥固泄,皆属于下。”
见清·翟良《痘科类编释意》。为痘疮收靥时发热的证候。详收靥条。
见《山西中药志》。为金莲花之别名,详该条。
见《症因脉治》卷二。即苍朴二陈汤,见该条。
①《圣济总录》卷一百五十一方。①乌贼骨(去甲)、羚羊角、龟甲(醋炙)、茯神(去木)、炙卷柏、炙鹿角胶、煨诃子皮、炙地榆、当归、熟地黄各一两。为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温酒或大枣煎汤送下。治
见《杂病源流犀烛·六淫门》卷十三。即一粒金丹第一方。见一粒金丹条。
十剂之一。用润滑药物组成,具有除去留着作用的方剂。《沈氏尊生书·要药分剂》:“徐之才曰:滑可去着,冬葵子、榆白皮之属是也。”“刘完素曰:涩则气着,必滑剂以利之。滑能养窍,故润利也。”“张从正曰:大便燥
病名。见《疡医准绳》卷六。即桡腕关节脱位之畸形较著者。详手掌根出臼条。
见《本草纲目》。为莲须之别名,详该条。
书名。1卷。清·薛雪撰,撰年不详。此书专论湿热病证,共35条。每条均有薛氏自注。重点辨析湿热受病的原委,各种临床表现及治疗,指出湿热多由阳明、太阴两经表里相传。其立论和治法为后世所宗。嗣后章虚谷曾加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