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滇南本草》。为錾菜之别名,详该条。
紫色舌多为绛舌的发展,与血分郁热、缺氧、静脉郁血等因素有关,一般表示病情较重。色深干枯者,为热邪深重,津枯血燥,血行瘀滞,当严重感染发展到呼吸循环衰竭时可出现;色紫而暗,为素有瘀血在胸膈,热邪入营时,
草木茂盛。《素问·五常政大论》:“赫曦之纪,是谓蕃茂。”
指儿生下时,头上戴有膜一片,粘腻如胶者。
医书。名9卷。清·张志聪集注。参见黄帝内经素问集注条。
病名。见《医宗金鉴》卷七十一。即足跟疽。详该条。
病名。出《证治准绳·疡医》卷三。即蛇节疔。见该条。证治见指疔条。
书名。4卷。清·周云章撰于1909年。本书以三言歌诀形式,分别介绍伤寒、温病、杂病、女、儿、外科等类病证。作者以三言歌诀形式论病、论治、论方。歌诀后有详细注释,以《伤寒论》、《金匮要略》为主,引用各家
拔罐法的古代名。出《本草纲目拾遗》卷二。详火罐法条。
病名。见《外科正宗》。系脾经蕴热所致。症见睑缘生出小泡,渐长如菌状,头大蒂小,不痛不痒,甚者眼翻流泪,视物受障,经久不愈。治宜清脾泻热为主。用清凉圆煎水外洗,内服凉膈清脾饮加减。尚可酌情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