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元·朱震亨《幼科全书》。即痘疮。详该条。
见《药材资料汇编》。为白薇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药志》。为猪牙皂之别名,详该条。
见《临证指南医案》。即西瓜皮,详该条。
见《喉风论》:“咽通地气,饮食之道也,俗名食喉。”即咽。详咽条。
出《外科启玄》卷六。即腋疬。见该条。
病证名。见《古今医统》。多由肝肾两虚,精血亏耗所致。症见遇风则冷泪频流。治宜补益肝肾,可选用左归丸或菊睛丸酌加川芎、白芷、蕤仁、五味子等。
病证名。见《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即乳食不节而致的腹泻。因乳食不节,损伤脾胃,运化失常,腹胀肠鸣,疼痛啼叫,口渴尿赤,粪腥臭且夹乳瓣或未消化的食物。治宜和中消滞。用保和丸。
①指眼珠。《证治准绳·杂病》:“神珠自胀证,目珠胀也。”见眼珠条。②指黑睛。清·黄庭镜《目经大成》:“气轮之中青睛则属木、属肝,轮曰风,世称神珠。”详黑睛条。
见《云南中草药》。为滚山虫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