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吴普本草》。即菟丝子,详该条。
经穴别名。所指有二:①出《备急千金要方》注。即瞳子髎。见该条。②太阳穴别名。《太平圣惠方》:“前关二穴,在目后半寸是穴。亦名太阳之穴。”
出《诗经》。为荩草之别名,详该条。
出清·马之骐《疹科纂要》。即伤寒谷黍,详该条。
【介绍】:见程从美条。
【介绍】:见魏荔彤条。
证名。筋惕肉瞤的别称。见《伤寒论大全》卷二。详筋惕肉瞤条。
经穴名,代号SJ13。出《针灸甲乙经》。别名臑髎、臑交。属手少阳三焦经。手少阳、阳维之会。位于肩髎与肘尖(尺骨鹰咀)连线上,肩髎直下3寸,当三角肌后缘处。布有臂背侧皮神经,桡神经肌支,深层为桡神经;并
病证名。《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四:“目不痛不肿,但视物不明,谓之目瞑。肝藏血,候应于目,产则血虚,肝气不足,故目瞑也。”《金梦石产家要诀》:“经云,目者属肝,肝和则知黑白。又云,脱阴者,目盲血不荣也。又
病名。出《外科启玄》卷八。即黄水疮。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