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转豆脉

转豆脉

十怪脉之一。又称转丸脉。脉来去捉摸不定,如豆之旋转状。

猜你喜欢

  • 千里香

    出《生草药性备要》。为九里香之别名,详该条。

  • 水晶障翳症

    病名。见《审视瑶函》。即水晶障证。详该条。

  • 耳轮

    指耳廓边缘部分。见《针灸大成》卷十。参见耳条。

  • 火殃竻

    见《广州植物志》。即火秧竻,详该条。

  • 侯自然

    【介绍】:宋代医家。撰《难经疏》十三卷,佚。

  • 劳注

    注病之。《诸病源候论·劳注候》:“人大劳虚,而血气空竭,为风邪所乘,致不平复,小运动,便四肢体节沉重,虚噏啜乏汗出,连滞不差,小劳则极,故谓之劳注。”参见疰条。

  • 雷伯宗

    【生卒】:十四世纪【介绍】:明初医生。名勋。建安(今福建建瓯)人。精通医术,尤擅长小儿科。洪武年间(1368~1398年)任职太医院。著有《千金宝鉴》,已佚。子野僧、孙时中都继承医业,为当地名医。

  • 小儿桡骨小头半脱位

    病名。即牵拉肘,详该条。

  • 铜痧

    痧证之一。《痧症全书》卷中:“铜痧,浑身上下头面眼珠,尽如姜黄色者,邪热攻乎脾胃,而土之本色现于外也。盖脾为阴脏,己土主燥;胃为阳腑,戊土主湿,一湿一燥,湿热熏蒸,如盦面状,故发黄也。”参见痧、痧气条

  • 目裹

    出《素问·平人气象论》。即眼睑。详胞睑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