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中医中药>中药材>野竹兰

野竹兰

《中药大辞典》:野竹兰

药材名称野竹兰

拼音Yě Zhú Lán

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为兰科植物小花火烧兰。秋季挖根,洗净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45~65厘米。茎直立,上部被有粗毛,向下近光滑,基部有残留叶鞘。叶互生,卵形或阔卵形,长3~6厘米,宽1.5~4.5厘米,先端短尖,基部钝圆,全缘,抱茎,上面无毛,下面稍被粗毛,脉平行。穗状花序顶生;花黄绿色,每花有一个长卵形苞片;花被2轮,外轮3枚,背片狭长,兜状,长约6毫米,宽约1.5毫米,侧片卵状披针形;内轮3枚,侧片卵状披针形,较外轮侧片略短;唇瓣短,兜状,无距;蕊柱短,子房倒卵形,稍弯。花期秋季。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草丛中。分布云南等地。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清肝肺热,止咳化痰。治肺热咳嗽痰浓,咽喉肿痛,声哑,牙痛,眼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野竹兰

药材名称野竹兰

拼音Yě Zhú Lán

英文名Root of Smallflower Epipaclis

别名膀胱七

出处出自《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小花火烧兰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pipactis helleborine(L.) Crantz[Serapias helleborine L.; S.latifolia (L.)All.]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除去茎叶,洗净,晒千。

原形态小花火烧兰,陆生植物,高20-50cm。根茎短,具细而长的根。茎直立,上部具短柔毛,下部有3-4枚鞘。叶2-5枚,互生;叶片卵形至卵状披针形。总状花序具3-45朵花。花序轴被短柔毛;花苞片叶状,卵形至披针形,通常下部的比花长,上部较短;花绿色至淡紫色,下垂,稍开放;中萼片卵状披针形、舟状,长8-10mm,先端渐尖;侧萼片和中萼片相似,但稍斜歪;花瓣较小,卵状披针形;唇瓣长6-8mm,后部杯状,半球形;前部三角形、卵形至心形,长3-4mm,先端钝、急尖至渐尖,常在近基部处有2枚平滑或稍皱缩的突起;合蕊柱连花药长3-4mm;子房倒卵形,长1-1.5mm,无毛。花期7-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林下或草坡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及西南。

化学成分含特效植物血凝素甘露糖(mannose-specific lectins)。

药理作用野竹兰可高度抑制在人胚肺(HEL)、人宫颈癌(HeLa)及马哒犬肾(MDCK)细胞中的人类免疫缺陷性病毒Ⅰ型(HIV-1)及Ⅱ型(HIV-2)。可明显的对抗人类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 CMV),呼吸道合胞体病毒(RSV)及甲型流感病毒的活性。杂种兰花野竹兰对HIV的50%有效浓度(EC50)为0.04-0.08μg/ml,杂种兰花、野竹兰并不干扰HIV-1进入MT-4细胞,亦不干扰呼吸道胞体病毒进入HeLa细胞和甲型流感病毒进行MDCK细胞,故野竹兰可能是干扰病毒与靶细胞的融合水平。

性味苦;寒

归经肺经

功能主治清肺止咳;活血;解毒。主肺热咳嗽;咽喉肿痛;牙痛;目赤肿痛;胸胁满闷;腹泻;腰痛;跌打损伤;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通天连

    药材名称通天连别名乳汁藤、双飞蝴蝶来源萝藦科通天连Tylophora koi Merr.,以全株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功能主治解毒,消肿。主治感冒,跌打,毒蛇咬伤,疮疥。用法用量0.5~1钱,水煎

  • 秃叶红豆树

    药材名称秃叶红豆树拼音Tū Yè Hónɡ Dòu Shù英文名root of Henry Ormosia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秃叶红豆的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rm

  • 盐麸叶

    《中药大辞典》:盐麸叶药材名称盐麸叶拼音Yán Fū Yè出处《开宝本草》来源为漆树科植物盐肤木的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盐麸子"条。化学成分含槲皮甙、没食子酸甲

  • 黄花苜蓿

    药材名称黄花苜蓿拼音Huánɡ Huā Mù Xu别名苜蓿草、野苜蓿、黄苜蓿、花苜蓿来源豆科黄花苜蓿Medicago falcata 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东北、华北、西北。化

  • 《中药大辞典》:锡药材名称锡拼音Xī别名白锡(《山海经》),矧(《尔雅》),镴(《周礼》郑玄注),白镴(《尔雅》郭璞注)。出处《本经》来源为一种银白色金属,主要由锡石中炼出。原形态矿物形态详"

  • 大田基黄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田基黄药材名称大田基黄拼音Dà Tián Jī Huánɡ别名星宿菜、赤脚草、红根草、红根子、红脚菜、红梗草、黄脚鸡、黄鳝草、矮桃草、散血草来源为报春花科排草属植物红根排草Lys

  • 红大戟

    《中国药典》:红大戟药材名称红大戟拼音Hónɡ Dà Jǐ英文名RADIX KNOXIAE别名红牙大戟、红牙戟、紫大戟、广大戟、南大戟、将军草、野黄萝卜来源本品为茜草科植物红大戟K

  • 紫茉莉子

    《中药大辞典》:紫茉莉子药材名称紫茉莉子拼音Zǐ Mò Lì Zǐ别名土山柰(《纲目拾遗》)。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紫茉莉科植物紫茉莉种子内的胚乳。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紫茉

  • 黑点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黑点草药材名称黑点草拼音Hēi Diǎn Cǎo别名立竹根、山黄瓜、黄瓜菜、瓜米菜来源百合科油点草属植物疏毛油点草Tricyrtis pilosa Wall.,以根入药。夏秋采挖,

  • 霜红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霜红藤药材名称霜红藤别名山货榔、哥兰叶、米汤叶、绵条子来源卫矛科霜红藤Celastrus gemmatus Loes.,以根入药。生境分部甘肃、陕西、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