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见《万病回春·痓病》。由于痰火壅盛所致的痉病。症见眼牵嘴扯,手足振摇或搐搦,身热,咳嗽多痰,脉滑数。治宜清热泻火,豁痰止痉。用瓜蒌枳实汤加减。《景岳全书·杂证谟》:“痉有痰盛者,不得不先清上焦,
【介绍】:即真德秀。见该条。
《张氏医通》卷十五方。生牛蒡子一两半,连翘、防风、荆芥、枳壳、桔梗、蔓荆子、白蒺藜(炒去刺)、当归、蝉蜕、厚朴各一两。为粗末,每服四钱,加生姜一片,葱白一茎,水煎,先薰后服。治面上风痒。
见《滇南本草》。为马尿花之别名,详该条。
【生卒】:十二世纪末【介绍】:宋代医家。别号砥镜老人。永嘉(今浙江温州)人。曾与当代名医陈无择共同商讨医理。他对朱肱关于伤寒学的论述持有不同意见,著《拟进活人参同余议》加以述评;还撰有《拟进太平惠民和
推拿手法名。①即摇法。②即摩法。各见该条。
证名。指大便时排出的腐浊垢腻物质。多因湿热邪毒郁滞肠道所致。《诸病源候论·痢病诸候》:“肠垢者,肠间津汁垢腻也。”便肠垢,可见于热痢。协热利等。《杂病源流犀烛·痢疾源流》:“其冷热蕴结肠胃间,滑泄垢腻
见《续名医类案》卷二十四。即假孕,指经闭腹大而无胎息可验的病症。包括气胎、血胎、痰胎。详见各条。
病名。①见《张氏医通》卷七。指肠痈化脓后,脓汁从脐部溢出者。②清抄本《外科或问》:“此因脏腑积热归大小肠,或因食死畜肉发毒于左腹肠下,初觉红肿如粟,渐大如杯盘。”治法:以活命饮加柴胡胜金丹。
病证名。《活法机要·心痛证》:“大实心中痛者,因气而食,卒然发痛,大便或秘,久而注闷,心胸高起,按之愈痛,不能饮食。急以煮黄丸利之,利后以藁本汤去其邪也。”参见心痛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