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四川中药志》。为青葙子之别名,详该条。
手掌。《素问·五脏生成篇》:“掌受血而能握。”
见广州军区空军卫生部《常用中草药手册》。为杜仲藤之别名,详杜仲藤条。
病名,鼻漏证之因风邪而发者。《外科启玄》卷七:“二曰风漏,其孔内痒甚是也。”
即伐木丸,见该条。
中西医结合的正骨八法之一。主要是用手或器械在患者一定部位进行拔拉牵引,以利于骨折和脱臼的整复。有克服肌肉拉力,矫正骨折重迭移位,恢复肢体长度的作用,为正骨的基本手法之一。
即工尾势。详该条。
病名。①杨子建《十产论》:“伤产者,言怀胎未足月,有所伤动,以致忽然脐腹疼痛,或服催药过早,或产母用力太早,逼儿错路,不能正生。”②汪嘉谟《胎产辑萃》指过月而产。
古病名。即疠风。又称癞。《世医得效方》卷十三:“疠风……即大风恶疾,癞是也。”详疠风条。
金代医官职称。为太医院的最高官员,主管该院各种行政事务及宫廷医药大事。官阶正五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