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四川中药志》。为满江红之别名,详该条。
即黑锡丹第二方,见黑锡丹条。
见《江苏省植物药材志》。为芦根之别名,详该条。
《金匮要略》方。天花粉、煅牡蛎各等分。为细末,饮服一方寸匕,日三服。治百合病,渴不瘥者。
见中气下陷条。
病证名。多因久居阴湿之地,或经期涉水感寒,寒湿之邪与血搏结,冲任胞脉阻闭所致。症见经闭不行,小腹冷痛,形寒肢冷,白带量多。偏寒者,多见带下清稀如水,治宜温经散寒,活血通经,方用温经汤;偏湿者,多兼腹胀
经外奇穴名。出《刺疔捷法》。近代《针灸经外奇穴图谱》定位于鼻翼凸出处平行两侧,上直眶下缘外1/4与内3/4交界点。主治头面疔疮,直刺0.2~0.3寸。
出《名医别录》。为代赭石之别名,详该条。
见《卫生家宝产科备要》。又称稳婆。古代对接生员的称呼。
证名。即脉痿。《医宗必读·痿》:“心痿者,脉痿也。”详脉痿条。